如今“关店潮”已成为线下品牌的热门标签,包括女鞋品牌达芙妮也正深陷其中。而百丽,这个从代工小厂起家,征战20多年的“大船”也印证了“船大难掉头”的古语。曾经,盛百椒立许下过豪言壮语“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
从2010年百丽开始增加线下门店,此后一年疯狂扩张线下网点,平均不到两天便开设一家新店。到2014年,首次出现了店铺数量负增长,并开始平均不到两天就关闭一家店铺的“关店潮”,次年峰值更达到每半天关闭一家门店的速度。
他们都输在哪里?
除了这几家,同为港资品牌的佐丹奴2015财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销售同比下跌3.4%,中国内地的销售同比下跌12%。中国内地从去年三季度的1003家减少至913家。
一些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时尚品牌也未能避免品牌影响力衰退的局面。这类品牌大多较早起步,凭借早期建立的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如今品牌老化现象严重,营销手法单一,对宣传及与消费者的沟通投入很少。在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互联网时代,这些品牌的更新速度与节奏已脱轨快时尚主流梯队。
谁在抢夺他们的市场?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柳井正曾表示,大中华区将以每年100家新店的速度扩张,以达到短期1000家店和中期3000家店的目标。截至2015年5月底,优衣库在大中华区的门店数达到442家。
而另一快时尚品牌,来自西班牙的Zara,其母公司Inditex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时装零售公司之一,在大中华地区已经开设了582多间门店,其中Zara共有188间。
截至今年3月31日,H&M在中国大陆门店总数已达317家,成为在华开店数量最多的第二大快时尚品牌。
近年来,全球快时尚品牌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据盈石集团研究中心统计,去年十大快时尚品牌在华新开店达330多家,目前在华门店总数已经超过了1400家,同比增长27.5%。
这些快时尚品牌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宠儿,它们发展速度很快,款式新颖。这与班尼路、佐丹奴这些老牌服装很久不上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了快时尚品牌,互联网催生了韩都衣舍,茵曼等淘品牌的兴起,消费者的服装购买渠道与品牌筛选变得丰富又多元化,这也挤压了班尼路这类传统休闲品牌的生存空间。班尼路曾经的“特许经营”模式、联名设计、集合店概念等也已逐渐淹没在品牌相互的效仿中。(TOP电商-张逸) 共2页 上一页 [1] [2] 班尼路2.5亿卖了 这些年倒下的服装品牌为何输? 班尼路2.5亿卖了 这些年倒下的服装企业为何输? 班尼路的低谷:核心商圈出局 中低端勉强维持 班尼路早就没落了 现在终于要被母公司抛弃了 困境中的班尼路 先驱者已成先烈 搜索更多: 班尼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