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嗓子在2015年财报中提到,该公司的收入由金嗓子喉片、金嗓子喉宝系列产品及其他产品三部分构成,其中金嗓子喉片占到收益总额的91.8%。在2012-2014年,金嗓子喉片(OTC)的收益贡献分别为92.4%、92.4%和90.6%。
收入构成单一则意味着公司整体收入直接受到该产品的影响,过去几年金嗓子虽然业绩表现不俗,但是业绩和净利润的波动却非常大。北京商报记者整理发现,2012年金嗓子净利润为1.02亿元,但是到了2013年直接跌至6990万元,之后又恢复至2014年和2015年的1.21亿元和1.54亿元。该公司的收益亦如此,2015年收益为7.06亿元,同比增长16.5%,而2014年的同比涨幅仅为10.5%,而在此之前的2013年收入同比下滑了6%。对此,金嗓子也曾在招股书中坦言,若公司未能有效推广及宣传品牌,尤其是“金嗓子”品牌,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或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营销、渠道双重考验
为了改变倚重单一产品的发展模式,金嗓子试图通过饮料新品类来破局,且“金嗓子”在清嗓利喉方面的知名度也给饮料产品奠定了品牌基础。
然而,金嗓子所要面对的事实是,如何在本已混战的植物饮料产业中脱颖而出?虽然目前各自打着不同的功能牌,但是国内植物饮料市场也已经是寡头时代。王老吉和加多宝的不断扩大,正在挤压其他品牌的生存空间,此外,凉茶植物饮料也在呈现增速下滑的态势,去年上市的达利食品披露了这一现实。达利食品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称,2014年中国凉茶的市场规模为509亿元,到2019年将达到1043亿元。过去几年,凉茶品类复合年增长率为22.7%,但是在2014-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将下降至15.4%。此外,和其正的收入在2012-2014年分别为20.46亿元、21.19亿元和23.72亿元。凉茶在达利食品的收入中所占比例也从2012年时的18.9%下滑至去年一季度末的13.4%。
当然,金嗓子植物饮料主打“润嗓润肺、清新口气”的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竞争。因此,在一位不具名饮料企业人士看来,金嗓子饮料未来考验的是该企业市场推广、渠道铺设方面的能力,这也是药企共同存在的短板。“药企在这些方面没有优势,如果两个方面都做不好,饮料业务对于金嗓子整体收益的贡献将十分有限。”该人士称。
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阿茹汗 共2页 上一页 [1] [2] 金嗓子酒产品涉嫌违规宣传 保健酒无“蓝帽子” 金嗓子疑违规宣传 金嗓子喉宝背后的“铁娘子”江佩珍 金嗓子将赴港上市 曾与球星罗纳尔多陷代言“罗生门” 金嗓子今日起赴港招股 搜索更多: 金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