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专家李欣新进一步指出,在葡萄酒市场尚未成熟之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主要是品牌导向型,但由于卡思黛乐的品牌过度使用,致使企业品牌力透支,产品也因过于分散无法形成聚焦;而且缺乏对于消费者的引导培养,致使业绩也承受着压力,这是促使卡思黛乐进行经销商洗牌的直接原因。
此外,自卡思黛乐进入国内市场以来,曾以译名“卡斯特”对产品进行推广,在2001年,卡思黛乐联手张裕推出“张裕卡斯特”,但遗憾的是由于未及时注册该中文商标,引发了长达十几年的商标之争。受此影响,2013年公司启用了新的中文译名“卡思黛乐”。
李欣新表示,卡思黛乐一直以来打造的是“卡斯特”品牌,其商标之争虽已落幕,但也严重影响了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这也导致了企业竞争力下降,品牌发展停滞不前。
经销商机制改革为时尚早
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约为55.4万千升,比上年增长45%,是2010年的3.8倍;总额约为20.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
有业内人士指出,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由于大量低价倾销赚快钱的企业一拥而上,造成行业内鱼龙混杂,产品毛利快速下降,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而对于一向以品牌化推广的卡思黛乐来讲,其产品价格较高,所以很难分享进口葡萄酒的增长红利。
此外殷凯认为,宏观情况并不支撑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大比例增长,之所以进口葡萄酒的数字较为亮丽,是由于在这一轮消费升级中,葡萄酒的获益,而进口葡萄酒因为其基数小,所以被凸显出来。就行业情况来看,作为葡萄酒消费主力的餐饮渠道并没有显现出大比例的增长。
在此情况下,卡内黛乐提出淘汰经销商,也将面临着严竣的考验。有业内人士指出,卡思黛乐保留1-2家的全国性经销商,主推全国性大单品,在提升业绩的是同时也提高消费者认知度。此外,调整内部的产品体系,在全国性大单品之外,推出若干款区域性单品作为补充,针对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区域代理制,即分渠道、分产品推广成为关键,借此提升渠道操作的精细度,提升企业的业绩。
然而李欣新则持另一种看法,他认为,目前情况下,卡思黛乐当务之急是增加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认知度,而不是急于拿经销商开刀,对经销机制改革。
北京商报记者 刘一博 朱欣悦/文 胡潇/漫画 共2页 上一页 [1] [2] 糖酒会曾火了预调鸡尾酒 今年轮到葡萄酒了? 格鲁吉亚葡萄酒进口关税有望降至零 看上智利与澳大利亚的葡萄酒 张裕加速海外扩张 进口葡萄酒飙升成财富新风口 酒企抢夺渠道优势 国内葡萄酒消费告别“人傻钱多” 搜索更多: 卡思黛乐 葡萄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