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手”又如何?
尽管现在还未到最终敲定的时刻,但喜达屋对于“土豪”安邦的倾向性已经显露无疑。假设最终由安邦拿下喜达屋,那么对于安邦的意义何在?
研究安邦的并购历程可以看到,其非常热衷于在海外进行收购。
公开资料显示,安邦在分别以11.7亿美元和4.1亿美元买下了伦敦Heron大厦和曼哈顿美林金融中心后,2015年2月,安邦又以19.5亿美元的价格买进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华尔道夫酒店。按每间客房计算,这次交易就已经创造了美国酒店史上的最高收购价。今年3月13日,安邦又以65亿美元价格向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Blackstone)购入奢侈酒店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该价格也被认为是中国内地买家收购美国房地产资产的最高成交价格。
从正面角度理解,近两年,以险资为代表的中国资本更多地开始”走出去“,这是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使境外投资成为合理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对而言,酒店尤其是成熟运作且具有品牌价值的酒店产业,整体风险系数较低。鉴于目前全球经济有走低趋势,酒店类资产的价格整体处于低位,即便喜达屋这样的企业把报价适当抬高,但依旧属于比较划算的优势收购标的。因此,目前成熟酒店资产是资本方“低价买入”的好时机。
“酒店的现金流非常好,已经成熟运作的酒店相当于一个现金机器。目前不少大型商业体项目中,酒店业态是必备的,因此发展前景也非常好。从投资角度而言,全球最理想的投资是金融、房地产、稀有资源三大类,酒店业包含了金融、房地产两大类的优点。酒店业的现金流确保,不存在超市、卖场等应收账款、多角债务问题,客户付账是即时进行的,酒店投资还可以在全盘财务上发挥重要作用。个别独立知识产权的酒店品牌甚至成为稀缺资源,因此而包揽了理想投资的所有三大类。”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指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从财务投资角度而言,可以理解安邦对喜达屋的收购想法,可是酒店产业毕竟需要专业人士管理,安邦并非专业酒店业者,其未来如何平衡管理整合或许是个问题。
而这恰恰是竞争对手万豪的特长——万豪称,如果其成功完成对喜达屋的收购,则未来这个新组建的酒店集团将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500家酒店,客房总数达110万间。万豪也那自身专业度来反击安邦的酒店专业度不足。
“相对而言,酒店还是属于轻资产,更多的来自于品牌价值,所以管理很重要。万豪的确可以在双方的品牌整合,市场覆盖和酒店扩张上更加有利于喜达屋的发展,而安邦可能很难就酒店管理对喜达屋做出太大贡献,因此安邦收购轻资产项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安邦如果真的拿下喜达屋,则其需要慎重考虑,是否应该随后收购系列的相关配套资产来完善喜达屋项目,或者从轻资产入手后,更多涉足具有明显升值空间的重资产领域。”赵焕焱认为。(一财网 乐琰)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与喜达屋达成竞购协议 安邦截和万豪概率提升 喜达屋收购战博弈:安邦领先 万豪仍未放弃 喜达屋接受安邦855亿收购 万豪准备展开竞购大战 安邦4天提价4亿美元 喜达屋计划终止与万豪谈判 喜达屋:接受安邦财团上调后收购价 放弃与万豪合并 搜索更多: 喜达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