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为了讨好中国消费者的确做了不少努力。必胜客并非想远离年轻人,但年轻人在逐步远离它。
时间先倒回到十年前,必胜客的自助沙拉台那里总是围满了年轻人,他们像是比赛一样把黄桃、玉米等水果蔬菜尽己所能地往那个并不大的沙拉碗里装,当一个高耸而又稳当的“沙拉塔”出现的时候,总会惊得其他人甚至是旁边的服务员张大嘴巴。
然而,必胜客在去年百胜中国公布业绩的每个季度里,同店销售额都在下滑,全年同比下降5%。去年12月,传来了百胜将会在今年大力扩张旗下墨西哥风味快餐品牌塔可钟(Taco Bell)海外市场的消息,准备在2020年前,将海外280家店的数量增长到1000家。
如果按照它们之前的声明,今年会有一家塔可钟在中国开业。这让人猜想百胜中国可能要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塔可钟上,毫无好转迹象的必胜客,则很可能不会再被花太多心思和精力。
自助沙拉转折点
2009年,必胜客的母公司百胜中国宣布取消自助沙拉,很多人在博客、论坛等社区表达自己的不满,失望,还有不解。还有不少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赶在9月自助沙拉被正式取消之前,赶去体验了下这个与其说是菜品,不如说是“游戏”的项目。
必胜客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自助沙拉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顾客需求”。但当时的营销专家朱玉童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个决定肯定会让必胜客流失一部分年轻消费者。必胜客并没有对消费者的反应给出更多的解释。
不知道是否有巧合,必胜客在2009年的同店销售下降了1%,尽管在之后又恢复了增长的态势。必胜客官方大概也不会意识到这个行为带来的变化。但十年之后回头看,取消自助沙拉更像是一个转折点。
“真的很怀念那个有水果自助沙拉,有大碗大盘子装食物和很多优惠的必胜客。”沈嘉柯在去年6月发了这么一条微博。但他现在每个月会去吃一两次必胜客,理由的是“小区门口就有一家,出门不知道吃什么的话,就去吃它。”
17岁的孙佳园,觉得必胜客可以算是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回忆起9岁那年第一次被家人带去吃必胜客,她的印象是“第一次用刀叉吃东西,觉得很新奇”。但现在,她感觉必胜客已经和肯德基没什么两样了。
今年19岁的沈同学记得第一次被妈妈带着去吃必胜客,四个人吃了将近300块,“感觉倍儿有面子”。
这些记忆大多都在2005年前后,当时必胜客的门口经常排着队,它代表着时尚、体面、高端的西餐文化。它以一个“披萨专家”和“西餐权威”的角色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扩展开来。年轻人们对它趋之若鹜。在差不多同时段里,它也是很多小朋友过生日的选择。2003年,必胜客确定“欢乐餐厅”的品牌名称,并在2006年,将宣传口号定位为“西式休闲餐饮专家”,其实都和这些消费行为有关。
包括让很多人怀旧的自助沙拉,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供给了年轻人一种参与感和娱乐体验,这是很少餐饮品牌能够做到的。从它被取消时所引发的反感和争议来看,这其实也是很多人消费必胜客的一个理由。
在中国取消自助沙拉后,必胜客推出了商务午餐;2014年推出早餐和夜宵。去年年底必胜客把北京和上海的两个分店改造成个性化餐厅,有特别菜单和开放式厨房等。他们从2008年就开始每年换两次菜单——这家公司为了讨好中国消费者的确做了不少努力。
但再也没有哪个能像自助沙拉那样,可以提供参与感和自发的话题性。必胜客并非想远离年轻人,但年轻人在逐步远离它。 共2页 [1] [2] 下一页 是必胜客不努力 还是我们变了?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首家必胜客欢乐餐厅开业 百胜12月中国同店销售增长1% 必胜客降11% 必胜客上海开出首家个性体验餐厅 必胜客玩了半辈子标准化 为何开始玩“花”了? 搜索更多: 必胜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