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两次的因关店事件被曝光,净雅一如既往的保持沉默。或许净雅认为,关闭亏损门店是正常的企业行为,专注未来的目标做好工作比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危机公关更加重要。不可否认,净雅有这么做的底气和资本,但忽略关店背后消费者和员工问题的处理,继续保持高姿态,对一个正处于转型中的餐饮企业来说,显然有些不理智。
仍记得2015年年会季期间采访净雅高级副总裁张华栋了解到的消息,2015年,净雅将会陆续关停部分亏损的店面,倚重自持物业,注重餐饮后台产品研发,重点发展线上业务。
情理之中仍遭受颇多质疑
作为净雅首次对外确认关店转型,并公布多转型路径的转折点,仿佛能预测到,在2015年这个曾经的餐饮大豪将在餐饮圈掀起新一波巨浪,重新崛起。但遗憾的是,在2016年的年会季期间,再一次看到净雅的动态,依旧只是关店消息。
从2013年餐饮业遭受大震荡开始,关店就已经司空见惯,与净雅类似的湘鄂情、俏江南等高端品牌也屡次因关店而备受关注,但对净雅关店的质疑一直不曾间断。了解发现,净雅关店的消息之所以被爆出,主要是出现员工讨薪、储值卡无处使用等问题,作为曾经的高端消费场所,一再的出现关店之后员工问题处理不当事件,难免让人认为是净雅资金周转不畅,而任其发展的结果则是品牌累积的信誉大打折扣。
净雅转型的底气到底在哪
同样是高端餐饮企业代表,相比湘鄂情和俏江南的现状,净雅总被认为是幸运儿。然而经过两年转型试错之后,净雅长期脱离餐饮业本质运营的劣势再一次被暴露。截至目前,除了么豆捞,长期养尊处优的净雅没能将其设定的多策略转型计划踏实的执行下去。一度被认为是净雅转型底气的“自持物业”,也并没有给净雅的转型带来多大帮助。
优势总是在比较中凸显,当一个人比别人多一个条件时,条件有可能成为优势,但如果相比别人只剩这个条件,也就不足以成为优势。
自持物业曾经被当做是净雅受挫转型之后的优势,因为相比其他高端餐饮,净雅可以减少很多房租成本支出,甚至房租收入可以作为净雅转型的资金支持。但很显然,净雅这两年的转型并没能将其优势放大,反而在多面撒网试错的过程中,逐渐消磨了原有的基础。
北京辉煌净雅、黄寺净雅、金宝街净雅是净雅进入北京最为关键的三家店,也被认为是净雅创始人张永舵施行“地产+餐饮”模式的远见之举。由于这三块地均处于北京繁华地带,地价飙升,但如今,净雅黄寺店已经关门,净雅逐渐从餐饮大亨变身地产商。 共2页 [1] [2] 下一页 净雅大酒店遭遇二次危机 连续关店 业绩下滑 净雅掌门人张永舵:从卖包子到身价16亿 部分城市关店调整 净雅意以海鲜市场寻求转型突破 净雅集团张永舵:卖包子到身价16亿 净雅集团张永舵:从卖包子到身价16亿 搜索更多: 净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