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文阳心执,胡不归?
2015年7月,庄文阳赎回5年前风光“外嫁”法国科蒂集团的丁家宜,2010年底,科蒂以4亿美金揽丁家宜入怀;继李志达(小护士创始人)、靳羽西之后,庄文阳成为大中华又一个出售日化品牌的创始人。此番回购,剧情出乎众人意料,较之上次出售更让人拍案,引发更强舆论“台风”,算得上是商战大片的绝佳脚本。
丁家宜这一去一回,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不单因其商业层面看点多多,更因该品牌自1995年创立以来所树立的国民闺蜜范,一举一动牵动大众。
当年,医药制造业出身的庄文阳出于台湾人对民国旧都特有的感情,于南京创立珈侬生化,凭借中国药科大学丁家宜教授“人参活性细胞”的独家专利,开始了一支“面容一洗白”打天下的品牌之路。
庄先生来时,大陆化妆品市场还是处女地,遍地芬芳。丁家宜的前10年市场机遇多多,但单枪匹马来大陆创业的庄文阳并不被看好。内地营商环境不成熟、有待规范,颇让亲友为他捏了一把汗;但出身贫寒且向来不安现状的的庄文阳,信奉佛家所说“逆增上缘”。创业之路虽然算不上步步惊心,但也可谓如履薄冰危机。
庄文阳将台湾企业制造、管理、营销方面的经验嫁接到大陆市场,并针对性地进行创新,率领一帮江东子弟兵开创品牌传奇。台企在大陆多以代工见长,富士康是典范,像庄文阳这般在大陆创出品牌的十分罕见。
第二个10年,市场步入黄金时代,满目繁华。开始享受成功的丁家宜亦面临品牌老化危机,新生代凌厉的攻势也让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的领先优势不再。庄文阳开始谋划资本运作开辟发展新路,曝光率因而增多,这也使得向来低调的丁家宜一再走进舆论场。
到此时,很多人才知道丁家宜的老板竟然是台湾人。原本想在台湾上市以“荣归故里”,孰料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这一计划只好搁浅,最后选择了与法国科蒂联姻,庄文阳本人也逐渐在产业圈隐身。
淡出丁家宜的日子里,庄文阳开始重新规划、布局,并得闲回顾、梳理其大陆创业历程;资深财经作家贴身访谈,撰写了《百万擦出百亿商机——丁家宜创办人庄文阳逆转人生的十五堂台商经验课》,该书由声望很高的天下文化出版。
在这段时间里,原本以为将“女儿”托付洋人能有皆大欢喜的归宿,孰料剧情并未如预期般展开,对丁家宜执念甚深的庄文阳决定将其赎回并得偿所愿,他本人也因此重出江湖、再度创业。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历经中国日化两代创业征程,如今像丁家宜这样仍然活跃在一线的标杆品牌可谓花果飘零;如今的丁家宜,可谓“老兵不死,正在重生”。将丁家宜赎回的庄文阳,在苏州过着很多企业家所希冀的田舍翁般的生活,有自己的开心农场,在自家食堂用鲜摘的蔬菜接待宾朋,很有陶渊明《归去来辞》所向往的境界。
但再造丁家宜的大计让他仍有枕戈待旦之感,像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一样,他有着超人的精力与过人的自律,晚上应酬再晚、喝得再多也要跑步锻炼。已过知天命年龄的他,开始调整人生节奏,但仍保持十分良好的战斗状态——新生的丁家宜新品刚上市,这位“多金”的连续创业者亲自披挂上阵一线督战,就像一个普通创业者一样出现在零售卖场。
此次再造丁家宜,根基深厚的商超渠道响应快速——对于品牌的群众基础庄文阳仍然信心十足。但他也深知世易时移,如今丁家宜面对的市场将逐渐由新世代所主导,如何刷新品牌仍是大的挑战。因此,在召集旧部的同时,他将运筹全局的重任托付给了曾在诚品书店、迪斯尼有着良好资历的高伟淳,以期给品牌带来更多跨界思维与文化内涵。
对于这次重新出发,庄文阳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他说让丁家宜回到身边就是让这个品牌有更精彩的未来。
张兵武对话庄文阳(右)
“庄先生”的由来
张兵武:大家都知道丁家宜和庄文阳,但是大家都想真正了解庄文阳这个人,进入这个行业是怎么样的过程?
庄文阳:我最初在台湾一个药厂上班,严格来说是一个经理人,前后有6年的时间,锻炼了我从生产制造、内务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但是真正的销售经验是不多的。
所以,6年的台湾职业生涯就是做制药工作,当我到了大陆之后,别人问我,为什么会做化妆品?我说,如果在化工行业中,制药是属于技术门槛比较高的,化妆品相对来说,在化工行业中门槛是中档的。那么,我把制药的理念带入化妆品当中相对容易。
当初选择南京,也是希望过来做药,而不是过来做化妆品。因缘际会中,认识了中国药科大学的教授丁家宜,他有一个人参细胞的专利,能够起到美白功效。所以,就从1995年9月份,成立公司,从制药行业转到化妆品行业。
当初为什么来南京,而不是到深圳去,因为那时台商过来都是以沿海为主,内地相对于沿海地区取得人才困难一些。而在南京,有20多所高校,人才很多。
所以当初这一票年轻人就问我说,庄先生,为什么过来大陆?我说,我出身平凡、个人平凡、家庭平凡,但很勇敢,想法不平凡,有理想有抱负就跑来了。他们说,我们也有理想和抱负,但我们就缺你那20多万美金,所以他们就称我为庄先生,这就是庄先生的由来——以我为主,大家共同努力,创造了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经历的丁家宜。
那么,从今年新的丁家宜上市之后,就整整有20年。一个品牌有20年的背景,也不容易。20年来的产品有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使用,可以说没有绯闻。
张兵武:当初丁家宜教授在这个品牌发展过程当中,扮演什么角色?
庄文阳:当初我跟丁家宜教授合作时,我要用教授的名字时,他说不行,一个专家学者怎么可能让他的名字作为品牌名呢?我说,教授,你看产品这么好,我们如果能用你的毕生成果让所有的消费者认识你,不是更好吗?
后来,他心动了,但是他告诫我要严格把控品质。我跟他承诺说,我是做药出身,在台湾比大陆更早实行制药的GMP标准。听我这么一说,他才同意把这个名字给我们用。”
这个人参细胞的专利技术一直是他的,同时也是品牌起家最核心的原料。刚才也提到,这20年品牌上市成千上万的产品当中,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我认为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所以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转成商品推向市场,当初的时空背景更多的依靠专家学者挂名保证,可信度更高。
张兵武: 1995年的市场应该蛮大,有没有碰到什么阻力?
庄文阳:我记得成立时,南京有个品牌叫金芭蕾,它的桂花香水很有名,当时年销售额能做1亿多元。我们就太羡慕了说,什么时候能做一个1个多亿的生意,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不过,1995年成立,我们1996年产品就供不应求了。
张兵武:你们当时产品的价位怎么样?
庄文阳:严格来说,丁家宜的定价在当初是很贵的,我们的一洗白洗面奶在广东湛江打开市场时,一瓶市场零售价是30多元,当初的很多洗面奶都是三五块钱的,所以那时我们算高端定价了。
我们在从1996年开始产品供不应求,1997年开始从一个省到另一个省,到2000年点线面真正铺开至覆盖全国市场。所以,我认为一个品牌要能够沉淀、发展,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确实是需要时间的积淀。
张兵武:丁家宜当初在商超渠道是蛮强势的,那么主渠道就是商超渠道吗?
庄文阳:对,因为那个时候很多都是国有的商超和百货大楼,比如广东的新大新、广百,杭州的杭百、河北的北国。后来随着家乐福、沃尔玛的进驻,它们占据了很多大卖场的份额。我们除了做国有卖场之外,也做了国际大卖场,这是原来丁家宜团队最强的团队。
所以,新丁家宜重新上市,国庆期间在华东大润发做出500多万元的业绩,对这些团队的人来说是熟门熟路的。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丁家宜回归本土 “跨国公司游”后品牌如何重塑?
创始人回购 “新”丁家宜押注KA渠道
丁家宜“神秘买家”现身:1亿从科蒂买回拟卖5亿
被科蒂放弃后 “消失”的丁家宜将重出江湖?
传丁家宜被创始人买回 “外嫁”后业绩差被抛弃
搜索更多: 庄文阳 丁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