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并购助推改革
中粮具体的改革方案迟迟未见踪影,但改革仍集中混改和业务拆分方面是应有之义。
时代周报记者多次拨打中粮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殷建豪的手机,始终无人接听。中粮内部管理层人士透露,中粮的改革试点方案在上半年已经完成,股权多元化、全产业链、业务板块分拆上市、引进职业经理人依然是关键词。
在改革方案中,由中粮和中投联合成立的中粮国际扮演着重要角色。“中粮国际目前仍是一个投资平台,其开展的投资包括尼德拉和来宝农业,中粮原油的粮油糖资产还没有注入进来。”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中粮计划在2019年前,将中粮原有的粮油糖资产也注入到中粮国际,实现三方资产的整合和整体上市。
2014年2月和4月,中粮对外宣布收购荷兰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尼德拉51%的股权以及香港来宝集团旗下来宝农业51%的股权,两项收购耗资约30多亿美元,是迄今为止国内粮油食品行业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
尼德拉是知名的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在18个主要进出口国家从事粮食分销和国际贸易业务,在南美粮源掌控能力和种子业务的核心技术方面占据优势;来宝农业是香港来宝集团旗下的农业业务平台,主要从事农产品贸易和加工业务,拥有关键区域的物流资产布局和食糖业务的产业链优势。通过上述收购,中粮初步形成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布局,国际业务量已超国内业务量,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大粮商。
宁高宁信誓旦旦地对外表示,未来三年,中粮将与尼德拉、来宝农业整合在一起,三方的管理团队首先实现业务整合,形成一体化的统一目标的公司,并在整合完成后形成一家公司,在资本市场IPO。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在未来,中粮一方面将加速在北美的投入,而在另一方面,计划在2017年完成对中粮国内资产与尼德拉、来宝农业的资产整合。整合完成后,中粮将一举成为与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同场竞技的世界性公司。
毫无疑问,中粮对尼德拉和来宝农业的收购行为,是典型的国有资本投资行为。对国有企业来说,开展国有资本投资,最主要的是引进各种业外资本,而中粮集团在宁高宁的带领下收购动作一直频频。
继联合厚朴基金收购蒙牛乳业20%的股份后,中粮在2013年5月、2014年2月,和法国达能集团两次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将达能引入蒙牛,蒙牛也成为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典型。
“其实,中粮从一开始就是混合所有制的尝试者。只是在这一轮,其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更彻底了,市场化程度更高。”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他看来,中粮一开始被列入试点中,就是因为其在混合所有制实践中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显著成果。
整体上市利与弊
除了投资收购,宁高宁也十分擅长对外资基金的引进。
2014年6月,中粮肉食与KKR、霸菱亚洲等机构合作,在中国投资2.7亿美元建设了大型的生猪养殖场、肉食加工厂;8月,中粮我买网获得IDG、赛富基金的投资,完成融资1亿美元,用于中粮在生鲜冷链等相关环节的扩展。
在日常的投资并购业务中,中粮和厚朴基金、淡马锡、渣打私募股权投资等大型国际投资机构都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其中,投资中粮肉食及对尼德拉和来宝农业的收购中,都有厚朴基金的身影。
今年5月,中粮集团引入中投公司的资金,将中粮国际20%的股份出让给中投公司,中粮国际持股80%。未来,中粮国际也将成为中粮集团整体上市的承接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对尼德拉和来宝农业的收购后,中粮集团在引进职业经理人方面也有相关动作。5月12日,中粮宣布,任命Matt Jansen为中粮来宝首席执行官。加入中粮来宝之前,Matt Jansen是全球最大的玉米和小麦加工企业之一的阿丹米集团(ADM)高级副总裁,同时还担任ADM集团全球油料事业部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
随着中粮国际并购脚步的加快和旗下企业股权所有制的多元化,宁高宁在2008年年初就提出整体上市的计划终于有了明显的方向。
整体上市首先便须对现有11家上市企业进行局部调整。
时代周报记者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中粮方面或将按粮油、食品、地产、金融等多个不同类别,以“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对上市公司集群进行整合。宁高宁在定下整体上市的计划时,也曾对中粮内部调整目标作出明确表示,即在两到三年后,将中粮核心业务调整为五到六个业务单元或业务群。
此前,从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屯河、酒鬼酒等公司动向中就可看出,目前中粮已开始对部分上市公司业务进行分拆和整合。
其中,中粮将把华孚集团的食糖业务整体并入中粮屯河,中粮屯河将作为中粮旗下发展食糖业务的唯一平台。此外,针对酒鬼酒,中粮也正在谋划以此为平台,继续收购相关酒企,不断拓展白酒领域市场。
从2008年提出至今,中粮集团的整体上市计划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事实上,对于一直不断投资并购的中粮来说,其对资本的确有迫切的需求。
根据中粮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1-2014年,中粮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在60%以上,处于较高水平。如果能实现整体上市,募集大笔资金,将对中粮转型国有资产的投资公司产生助推作用。
“整体上市,市场对中粮会有一个整体的评估,当然也可以从资本市场拿到更多的资金。但是不论改革的终点如何,有个底线就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企业需要盈利,不能越做越小,不能做着做着企业就成别人的了。这是国企改革的底线。”马文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将鸡蛋放在49个篮子里,之所以这样,并不是为了分散风险,而是在许多不同的行业里都做老大。”宁高宁的另一句名言几乎是其执掌中粮十余年来的真实写照,只是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宁高宁如今要将自己放在多个篮子里的鸡蛋一个个集中到同一个篮子里来,这个过程比宁高宁想象的要更加漫长。
“整体上市有利也有弊,过去求发展,需要宁高宁那样把盘子快速铺大。时过境迁,现在这种方式不一定适合,在改革背景下,就需要把盘子慢慢收回,集中管理。”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国资专家祝波善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来源:时代周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中粮系将欧世蒙牛打包交由雅士利打理
中粮置地北京祥云小镇能否突围别墅商业
中粮地产半年净利增超四成
主业下滑近三成 中粮控股风光不再
大悦城主席周政:未来3-5年中粮要做20个大悦城
搜索更多: 中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