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金珍君退出,创始人李宁回归,创始口号也随之重启,“一切皆有可能”时隔五年再度回归。不过,李宁已不是五年前的那个可以匹敌阿迪达斯和耐克的民族第一体育品牌。李宁公司试图从传统体育装备供应商转变为“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服务提供商,不过就目前李宁公司的电商渠道、智能跑鞋、互联网营销等动作看,并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互联网+”项目。
鞋服观察人士马岗认为,李宁的“互联网+”核心是“数字化生意”,希望将消费者、渠道、产品都数字化,跟消费者建立新的关系,与短期的渠道和库存问题相比,这是更长久更深层次的事情,不过线下5000多家门店的数字化并不容易。
LOGO争议不断
2010年6月,在时任CEO张志勇的主导下,李宁公司进行了一场激进的品牌重塑运动,其中的核心举措就是将沿用了20年的LOGO进行调整,将原先一体化L形LOGO拆分成两段。新LOGO取自于以李宁命名的体操动作“李宁交叉”,品牌宣传口号“让改变发生”取代“一切皆有可能”。
更换LOGO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件大事。李宁公司在2010年更换LOGO之前经过了缜密的调查研究,李宁公司对消费者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李宁品牌实际消费人群与目标消费人群相比有了一定偏移,即整体偏大。在2010年品牌重塑之后,李宁公司正式在一线城市发起进攻,与耐克等国际品牌展开正面争夺。
在刚刚换标后的2011年1月,李宁2011年二季度的订单金额下降6%,股价暴跌近16%,依赖密集分销和渠道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这是当时所有体育品牌都面临的问题,高额库存压力也直接导致了国内体育市场长达四五年的低谷期,这和李宁更换新LOGO的时间正好相撞。
换标成替罪羊
中国动向创始人陈义红曾公开指出,“中国品牌商不控制零售渠道,它们完成销售多依靠代理商,只要商品批发出去,对品牌商而言已经形成销售额,便不会关注零售端变化。于是畅销产品断货、平庸产品积压,库存就出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让体育品牌过高估计了国内体育消费的增长,“北京奥运会后,库存问题像瘟疫一样迅速传遍国内外各大体育品牌,打折促销、工厂店、电商渠道清货一时风行。LOGO变化后,李宁的业绩在此后两年急转直下,退居二线的创始人李宁不得不在2012年重新出山,并且引入德州太平洋集团(TPG Capital),后者派出韩裔美国合伙人金珍君来李宁公司救火,随即启动“渠道复兴计划”。
李宁公司2014财年显示,亏损额由3.92亿元上升至7.81亿元,这已经是连续三年亏损,总计亏损高达31亿元。金珍君也在去年11月退任代理行政总裁,今年7月4日,金珍君正式辞任李宁公司执行董事及执行副主席。 共2页 [1] [2] 下一页 李宁牵手小米推智能跑鞋 人员惊呼“价格太低” 李宁和小米合作的智能跑鞋开卖 定价199元 李宁7月15日推出两款智能跑鞋 探索大数据健康领域 李宁借智能跑鞋试水O2O 李宁公司三年合计亏损31亿元 TPG选派吴人伟继续留驻 搜索更多: 李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