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卖场蚕食了书区
风景依旧,内在精神却有些质变,曾属于诚品的那个群体渐渐意识到它不再只是个书店,百货卖场蚕食鲸吞了书区,争相涌来的观光客令空间拥挤,昔日可以窝坐半天阅读的悠闲平静也被惊扰。诚品这个知识国度逐渐失去边界,爱书人的私书房跟着瓦解。
曾经在诚品工作的阿丁对这变化有着深刻感受,他说,最早的诚品,会予人有“我的诚品”的幻想,现在则比较接近于“某座城市的诚品”,“‘我的诚品’是指一开始,读者会自行在诚品这个空间、阅听感受经验基础上创造想像,如今,却是读者依赖书店给予刺激。”
或许有人还是喜欢沉浸在诚品营造的气质中,但我却再难静待其中──总感觉一个本属于自己的沉淀空间,被各种元素霸占掠夺,成为一个较为高价的商场;更遑论,原本独特、果断的选书能力丧失,展示书区的出版品与其他通路无异,排行榜单上更是主流的畅销书。诚品已非过去的诚品。
我跟阿丁谈起这变化时,他认为诚品的根本是对消费的品位与趣味的多角化营造,但这种品位与趣味已从最开始的文化导向,最后移转为市场导向。看着钟爱的书店如此变化,阿丁不免感慨:“有点像看着一旧识出人头地,但与他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的感受非消费者独有,对老诚品人来说,也有不如归去之叹,当诚品书店日渐成为百货商场,凡事都讲求“坪效”,斤斤计较,过往与吴清友一同打拼的老臣无法接受改变,一一离开。
对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生存的诚品来说,为了摆脱年年亏损,空间利用与坪效计算或许就是他们克服困境的新出路。这问题并不难理解,在台北旧城区大稻埕打造艺文空间的周奕成便曾著文表示,诚品本来是书店和商场,需要实体店面,“城市租金上涨过高,直接吞食实体通路的利润。这就是书店和商场会赔钱的原因之一。”
曾在诚品敦南门市任职的王乾任也谈及,熟悉房地产或零售百货业的朋友只要算一算,不难发现,诚品绝不可能单靠卖书获利,即使出版社给的书是免费,净利都无法支撑整个公司的营运成本,“面对逐渐攀高的租金成本(地产资本主义),为求生存必须转型为复合式文创百货。”
因此,诚品发展和房地产商合作的模式,亦即建设公司提供便宜或免费楼面,诚品经营商场,建商从房地上涨获利,二者再来分利润。这大大减低诚品的营运成本,还能赚钱。只是,这成为恶性循环,“一家很有能力的零售流通业者,无法从本业赚钱,只好用帮房地产业炒高房价来赚钱。房地价格炒更高,使得实体店面成本更高,整个零售业越来越难做。有点帮自己的仇人效命的感觉。”周奕成认为,这就是诚品必须往香港与大陆拓点之因。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专访:诚品书店总经理李介修 诚品书店曾赔钱15年 吴清友讲解营运模式突破之路 诚品书店15年赔钱路 吴清友中国绿公司年会演讲 台湾诚品书店吴清友:把人生中的困厄转化为正念 大陆首家诚品书店旗舰店落户苏州 8月1日开门迎客 搜索更多: 诚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