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情的转型尝试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面对国内反腐力度加大之后高端餐饮业的不景气,湘鄂情不是从餐饮市场的新变化中去寻找新的机会,不在管理和营销上做出改变,却盲目地追逐当下所谓的热门但自己却对此几乎一无所知的互联网和环保行业,这样的转型无异于是"在自杀的路上狂奔"
中科云网4月6日下午发出公告,因其无法按时、足额筹集资金用于偿付2012年公司债券(即ST湘鄂债)应付利息及回售款项,正式宣布构成对该期债券的实质违约。中科云网构成了国内首例公司债的本金违约。中科云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北京湘鄂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8月24日公司名称由“北京湘鄂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科云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餐饮第一股”到“首例公司债本金违约”,湘鄂情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而湘鄂情的转型也被当做是失败的教案。
五次转型仍难逃亏损
15年前刚刚来到北京的孟凯或许做梦也没有想到日后可以把一家小饭店做得风生水起。从1995年开在深圳的路边小店到2009年深交所IPO,湘鄂情一路冲上顶峰,在2012年之前湘鄂情一路发展,风平浪静。“湘鄂情”的名号最早出现在深圳,孟凯的餐厅之路也在这里起步,由小饭店一步步扩展到容纳千人的餐厅,并逐步走向全国。他没有把湘鄂情的深圳模式复制过来,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湘鄂情在北京的第一家店,地址选在海淀区定慧寺的路边,位置虽然不起眼,却是八大部委密集的地方。孟凯还调整了经营模式,在原来的湘菜、鄂菜基础上又加入粤菜海鲜,并糅合其他菜系,转走中高档路线。时至今日,餐饮界人士对孟凯当初选址和定位的眼光仍然赞誉有加。“北京的公务宴请餐饮市场很大。”同时,孟凯的豪爽大气也成为圈子内的美谈。
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一纸令下,“三公”消费被严格控制,湘鄂情业绩直线下滑。无奈之下,企业不得不酝酿转型。起初,湘鄂情只是在餐饮产业链内做了一些转型,但都相继失败。
实际上,餐饮业务巨亏之后,湘鄂情几经转型挣扎,其转型方向也在地产、环保、科技等多个领域摇摆。
早在2011年1月24日,湘鄂情尝试涉足地产,但结局出人意料。2013年9月,湘鄂情发布公告称,公司在武汉“台北路72号”的项目中,合作方隐瞒了土地使用权曾被法院查封的真相,并骗取公司6000万元,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计提坏账准备。毫无土地开发经验的湘鄂情为自己盲目涉猎新领域的动作埋了单。
2013年7月27日,湘鄂情宣布拟以2亿元收购江苏中昱环保51%股权,正式进军环保产业。但在2014年5月12日,湘鄂情又宣布中止收购。
2013年底,面临大幅亏损的湘鄂情又将触角延伸到环保领域。12月15日,湘鄂情连续发布公告,宣布出资5100万元持有合肥天焱51%股权。当月24日,以4000万元收购江苏晟宜环保有限公司51%股权,时任湘鄂情董秘的李强甚至对外表示:“餐饮和环保都是我们的主业。”
而就在外界断定湘鄂情将转型环保行业时,2014年3月,湘鄂情又在一周之内,收购了两家影视公司——北京中视精彩影视文化公司和笛女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各51%的股权。
同年7月1日,湘鄂情又借更名“中科云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云网”)宣布进军网络新媒体、云服务和大数据领域。
湘鄂情董事长孟凯曾说,如果在2014年不彻底转型就是死路一条。2014年6月,湘鄂情宣布更名,并将于月底剥离餐饮业务,进军大数据领域,跨界转型进行“二次创业”。7月29日,中国餐饮第一股湘鄂情转型动作终于明确——做电视盒子。而这其实已经是湘鄂情的第五次转型了。
目前的中科云网,陷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当中。一方面主营的餐饮业务处于持续亏损状态,“湘鄂情”的商标已经被公司转让,餐饮扭亏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由于资金短缺,转型的大数据新媒体业务无法正常开展,难以获得预期收益。 共2页 [1] [2] 下一页 湘鄂情等受限制“三公消费”重创倒闭 高端餐企举步维艰 ST湘鄂债兑付在即偿付形势不乐观 湘鄂情减持筹钱 孟凯卖了湘鄂情商标又卖股 全聚德、湘鄂情等餐饮上市公司业绩下滑 陷转型困境 “湘鄂情”商标价遭买家腰斩 餐饮第一民营股没落 搜索更多: 湘鄂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