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个亏本买卖
有人可能会问,花15亿买个企业形象和网友好评,真的值吗?其实,这并不是个亏本买卖。CNBC财经记者Eric Chemi指出,从星巴克的年收入数据来看,15亿只不过是其一周的营业额。可以说星巴克并没有投入太多资金,相反得到的回报确是十分长远的。Eric还指出,有数据显示美国很多企业都为员工提供教育资助的福利,但是由于家庭和时间安排等多种原因,实际上真正使用这些福利的员工却为少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14万具备申请条件的员工中,目前只有2千人申请。
在此消息公布的第三天,星巴克进行了股票拆分后的首次交易。 股票拆分意味着投资人此前持有的每只星巴克股票数量将翻番,但价格减半。不过此次拆分,星巴克的股价下跌不到预期的50%,反而小幅上涨了约0.6%,达到每股47美元,这无疑将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购买。
此外,星巴克在此期间获得的媒体曝光率和在社交网络上的话题火热程度,若要以广告费的形式来结算的话,必将是一笔超额费用。重要的是,就算是花钱买广告,效果恐怕也不及大家因话题本身而主动发起的讨论和分享来得好。
企业社会责任感形象深入人心
此次活动不仅使星巴克受到媒体和公众的海量好评,更重要的是深入巩固了星巴克历年来在公众面前塑造的,具有高度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公众形象。很多媒体在报道此次活动的同时,都纷纷回顾了星巴克历年来富有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多项举措。
《财富》称赞了星巴克一直以来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和企业股票分红的行为,称其为零售与快餐行业中的翘楚;《福布斯》称星巴克不愧于福布斯美国最佳雇主之一的称号;ABC评价星巴克树立了新的行业标杆,包括麦当劳、沃尔玛在内的大型雇主们应该重新思考自己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
乔治城大学经济学者妮可-斯密斯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星巴克将员工看做是公司值得投资的财富。”妮可指出,在美国本科学历可以带来高达84%的收入增长,花钱让员工接受高等教育比每小时给员工涨2美金工资更有意义。对于星巴克不限制员工毕业后必须留下工作的风度,妮可更是大加赞赏。
综合来看,星巴克这一步棋走得实在是精彩,可以说是名利双收,一举多得。反观中国,具有和星巴克同等实力甚至更强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却少有发生因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而引发的全民分享与讨论的现象。
我想这归结于几点原因: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忙于挣钱,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仍然薄弱,领导团队也看不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可以带来的多方和长远效益。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可能已经做了不少具有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事情,但是却没能很好的与公关团队和媒体合作,将其正面形象进行推广。
此外,中国落后的慈善事业,以及欠缺的公益舆论氛围也是一个外部环境因素。相信这次星巴克资助员工读大学的举措大获成功,可以为中国企业以及媒体带来更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话题的思考。来源:新浪财经北美特约撰稿人 黄林瑜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全时便利店逆袭成必然:“7-11+吉野家+星巴克”结合体浮现 康师傅联姻星巴克 颠覆整个即饮咖啡市场的现存格局 星巴克咖啡股价拆分首次交易 股价小幅上涨约0.6% 星巴克提高员工大学补助标准 谁能在中国挑战星巴克? 搜索更多: 星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