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达的“模块化生产”解释起来有些复杂,总的来说,解决的是服装企业在处理小订单时,供应链上的不稳定、延期和状况频发。它的服务对象,最多的就是淘宝店家。
这家2012年创立的小快生产公司有着7年传统服装行业的经验。创始人大风学的就是供应链管理,做过品牌(也就是维多利亚的秘密、Zara那样的流行品牌),开过天猫店,但大风的品牌尝试由于团队基因等各种原因,都没成功。
截止到目前,辛巴达已经和50家全国TOP100面料商,3000多服装卖家、200家工厂建立了合作关系,月交易额1000-2000万。今年9月,辛巴达拿下朗玛峰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淘宝也曾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大风并没敢轻易接受,他不能确保在创业初期和巨头发生资本合作会带来什么改变。
虽如此,却没妨碍辛巴达与成千上万的淘宝店家做生意。稳定的小快生产供应链是刚性需求,所有店家都为小订单发愁。
大风和高密的工厂
辛巴达在供应链上的探索要从大风高密的工厂说起。
大风总共有过三次创业经历。成功的一次是创立高端定制品牌“私家裁缝”,据说,雷军、柳传志、李开复都曾是他们的客户。这次创业的初衷原本是“做一个没有库存的服装模式”,没想到做着做着,慢慢就向高端定制发展了。在大风看来,高定的属性限制着公司的成长规模,做的再成功也仅仅是小众圈子的产品,很难造成更大的影响力,和他创业的初衷渐行渐远。
从2010年起,大风陆续卖出自己在私家裁缝的大部分股份,把整个团队交给了一起创业的小伙伴,孤身一人回到了家乡高密,试图创造一个能够影响大众的服装品牌。
历史上的高密是纺织服装大县,曾有多个万人以上的工厂。2009年,大风就加入了一家工厂,成为了合伙人。当时想的是先改造工厂做好供应链,下一步就是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2011年,大风看了一场“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吃惊于一个内衣品牌能够让女性在台上显得光芒万丈。那时候正好工厂也改造的差不多了,大风就计划着做一个影响中国女性的文胸品牌。
生意最好的时候,大风在高密有12个工厂,从织布、印染到缝制,上下游的工序同时做。为了打开销路,他开了天猫店。2011年,阿里研究院等部门到山东考察,寻找C2B供应链样板,还专程参观了他的内衣加工厂。
最终,做品牌的尝试没有成功,但这次创业经历却帮大风找到了真正擅长的领域——供应链管理。
“我是我们班学供应链、做供应链的唯一一个人。”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大风笑着调侃道。他1999年入读清华大学供应链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继续申请这个专业的硕博连读,2005年,大风为了创业退学了。他的最高学历因此止于本科。 共2页 [1] [2] 下一页 zara进入中国8年已超越艾格销售额是其2倍 物流成本过高 Zara等国际品牌在澳洲比英美贵 Zara加速海外扩张 将于纽约新世贸开最大实体店 快时尚生死时速战 ZARA击败艾格成中国快时尚新霸主 ZARA母公司前三季收入增6.6% 搜索更多: 辛巴达 Za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