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的决心
“体操王子”与体操的渊源与情感无需赘言。但在去年12月31日,李宁与中国体操队的合同到期,双方并没有续约。今年8月4日,安踏成为中国体操队新的合作伙伴,这也意味着李宁公司与国家体操队长达23年的合作就此结束,这件事无疑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
“主动放弃与中国国家体操队的合作,对于李宁公司来说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但是对我个人来说,压力非常大,也很痛苦。因为是体操培养了我,体操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但是,作为公司的总裁,这又是我不得不做的选择。”李宁说。
金珍君对李宁的决定也表示“很感动”,“这反映了李宁对公司转型改革的决心。过去我们在赞助上不一定与核心战略挂钩,而今后聚焦五大核心品类,即篮球、跑步、羽毛球、训练和运动生活,这些也是整个运动产业中更有发展机会的领域。”他说。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宁对优质运动资源的争夺变得保守,在李宁重点发力的核心领域,反而逆市加大投入。
让李宁“快”起来
在逐步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之后,李宁开始发力打造新的平台和商业模式,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渠道复兴计划”,该计划耗资高达14亿元至18亿元,希望通过改造,彻底摆脱过去传统的批发业务模式而转为零售业务模式。
事实上,李宁遇到的问题不只是其一家公司的问题,甚至不仅仅是运动品牌们遇到的问题,几乎是整个传统服装品牌共同的痛点。在快时尚快速增长和电商飞速扩张的今天,大批发模式早已走到尽头,但是转型又谈何容易,几乎需要把原有的一切都推翻重新来过。
曾经,李宁一款产品的产销周期是15个月,在业界已是不错的速度,但是随着快时尚对市场的强势入侵,中国体育品牌被迫重新思考模式问题。即使最顶尖的设计师设计出的产品,要一年半才能摆上橱窗,如何还能抓住潮流和消费者最强烈的喜好。
据了解,通常,从设计、成衣到摆在柜台上出售,国际品牌只需要120天。而快时尚品牌速度更为惊人,GAP为90天,H&M为21天,ZARA的 橱窗每20天换一次新款。这种模式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避免大量地过季打折销售,赔钱赚吆喝,甚至对新款销售形成冲击,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李宁已经能够做到部分产品从识别需求到摆上货架只需三四周,接下来会更大范围推开。
“过去我们一个季度一次性发货给60个工厂工作就结束了,现在我们直接管到几千家店,一个月就发货两三次。对于管理的要求、物流的配合、体系的要求是天与地的差别。”金珍君说,“我们原则不要在健康之前增长。变革计划的所有举措与持续投资将逐步体现在公司财务业绩上。”
(来源:《中国连锁》杂志 作者:孙冰) 共2页 上一页 [1] [2] 失去方向的李宁 安踏vs李宁:“老大”易位的商业逻辑 李宁的Sneaker之道 体操王子的创业史:李宁和李宁品牌的成长 替李宁喊冤:金珍君离职致企业被看衰系误读? 搜索更多: 李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