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引资麦当劳
众所周知,快餐业的秘密一直在于通过更低的价格、更多的菜单选择以及更高的运营效率来实现盈利。但埃尔斯选择了一条相反的路,并由此开拓出一个快餐业的新细分市场:体面的快餐。
这个细分市场随着Chipotle的崛起在全美也成为了一种风尚。虽然还是快餐模式,但是为需求更高的消费者们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和食物,当然价格也会略高。
但这并不妨碍Chipotle的迅速扩张。创立5年之后,Chipotle在科罗拉多州已经有了14家店并显示出了明显的增长潜力。在埃尔斯试探性地给麦当劳几个管理层写了一封信后,麦当劳也非常积极地介入投资。
在麦当劳总共3亿多美元的投资助力之下,Chipotle以指数级的增长成为了全美连锁品牌。最终成为了在美国48个州拥有超过1400家直营店的墨西哥卷帝国,基本上每隔一天就会有一家新店开张。
在从第一家店到第1400家店,有无尽的诱惑在诱使Chipotle背离初衷,陷入追随传统快餐业的普遍潮流中。比如在Chipotle早期发展中,麦当劳集团高层们无数次试图说服Chipotle像Subway一样在店里提供一些其他高利润的副食,比如咖啡和饼干。但是埃尔斯并不买账,他认为Chipotle店里不应该放相对其他品牌没有优势的东西。
不仅如此,快餐店的每一条准则在这儿都被破坏殆尽。
比如一般快餐业都尽量依靠机械操作来提高效率,但是一次在买下了几百台自动洋葱切片机后,埃尔斯又突然要求弃用这种机器,继续改回由员工手切洋葱,因为他觉得用机器切会让洋葱容易变干。
快餐店的第二条准则是员工工资普遍较低,但Chipotle愿意花更多钱在员工身上,当然埃尔斯对员工的筛选机制也更严格,有些员工仅仅因为“表现平凡”就被开除了。但表现抢眼的员工可以拿到和硅谷程序员相近的工资。
Chipotle同时还是全美非养殖工厂出产的高价肉最大购买方,其使用的鸡肉等肉制品都来源于牧场养殖而非工厂养殖,其他食物配料中类似生菜之类的蔬菜也大多来自本地种植。埃尔斯认为消费者能够吃出高质量食材和普通食材之间的差别,而且会愿意为此多付上几块钱。而且因为不开放特许经营模式,遍布全美的每家店都遵循同样的产品质量控制。
所以在许多快餐品牌都依靠降价拼促销时,Chipotle反而一直在逆势提价。比如有一次埃尔斯不满意一款碎猪肉卷的口味,就换了一个供应商然后提高产品价格,随后这款猪肉卷的营业额就飙升了一倍。这些在传统快餐业听起来都简直是奇闻。
如何讨好亚洲食客
或许就是因为无法忍受Chipotle在非典型快餐店之路上越行越远,2006年时麦当劳在获取了翻倍的收益后出售了其拥有的Chipotle股份。但正是麦当劳在Chipotle发展最关键之时提供的支持,将其推上了向鸡肉卷帝国极速发展的快车道。
在上市后,Chipotle股价疯涨,每次有评级机构站出来说股价已经过高见顶后,股价就继续突破向上,一路推进至所有餐饮上市公司中的最高股价。
在Chipotle所有可能导向成功的商业模式之外,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需求动力来自于族群结构变化:在美墨西哥裔人群正在迅速增长。墨西哥裔美国人已经占美国人口超过10%,是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族群。在像加州这样的地方,拉丁裔甚至正在超越白人成为占比最大的多数族裔。
这不仅为墨西哥卷提供了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也将墨西哥餐饮文化在美国各州普及开来,日渐成为各种族裔都能接受的主流餐饮选择之一。
在这种依靠人口增长的逻辑之上,Chipotle甚至开始了新帝国的拓展。第一家完全沿袭Chipotle经营模式的亚洲风味快餐ShopHouse也已经在华盛顿开张,这将针对另一个正在迅速增长的族群——亚裔。 (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宋冰)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Chipo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