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低迷期
其实,历峰集团只是奢侈品市场低速发展的缩影。
此前贝恩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2009年之后,奢侈品业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最高达到35%。2008年至2012年,国内奢侈品消费总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
为此,多家奢侈品巨头加速布局,将战线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拓展到“城镇去”。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路易威登(LV)在中国内地地区的32个城市管理着64家门店,其中,北上广深4个城市开设有13家店面,其余的全在二三线城市。巴宝莉(Burberry)也不甘落后,在中国的36个城市开设了70家门店,其中仅有14家在北上广深,与二三线城市呈2∶8的趋势。
然而,好景不长,刚被激活的中国市场却遭遇寒流。2013年,LV在华销售的增长只有区区1%左右。
特别是高端腕表领域,更是一落千丈。瑞士制表工业联合会的统计中,2001-2011年间,瑞士钟表工业出口值从102.97亿瑞士法郎升至190.3亿瑞郎,增幅达84.81%。其中,瑞士钟表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10年内的平均增幅达123.73%。不过,从2012年下半年起,一路上扬的势头便不再延续。在2012年下半年的销售数据中,中国市场的增幅与前十年相比下降了23.11%;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幅的回落幅度高达47.17%,逆转了长达十年的增长态势。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说,中国市场最容易赚钱的年份已经过去了。奢侈品的营销本就比普通商品更加困难,在低迷的外部环境下,说服人们用大价钱购买“锦上添花”的商品就更不易了。
其实,多家品牌也在转型突围。近期记者在走访各高档奢侈品专卖店时也发现,多家高端品牌也在进行打折促销,有的全场7折,也有的是对折(5折),这种现象在北京、上海等地非常常见。
除了调整产品线和价格外,不少奢侈品牌也着手进行电商渠道的拓展,然而,对于各大品牌的市场求索是否真能奏效,有待市场观察。(来自:华夏时报 张杰)
共2页 上一页 [1] [2] 历峰在华销售首次下滑 拒绝透露卡地亚关店数量 蒂芙尼大战卡地亚:看蒂芙尼在中国的营销 中国奢侈品行业遭遇“寒流” 卡地亚关闭10家门店 卡地亚中国大陆销售首降 回应称关门10家店属误读 香奈儿唐龙店内精品店遭关 怒斥卡地亚不当竞争 搜索更多: 卡地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