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麦考林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要么放手做平台,要么收手做品牌。麦考林早在上市之际就该作出的选择,一直拖到了2012年。
直到2012年底,麦考林与韩国Giosis成立合资公司“趣天麦考林”,决意试水开放平台,但很显然时机已过。国内综合品类B2C已经被天猫、京东等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事实上,麦考林2008年就上线了m18.com麦网,正式进军B2C。不管从时间上还是从模式上,在国内都属于第一梯队,且难能可贵的是,麦考林从来没有做“烧钱式营销”。但门店和电话邮购的持续进行让麦考林无法专注在互联网范畴。
“首先,门店本身就是高成本的,与电商是两条路,应该收缩;其次,电话邮购是会被消费习惯逐渐淘汰的,也应该收缩。麦考林在几年前就应该做这两件事。”一国内B2C网站中层人士对新金融记者直言。
麦考林的初始定位是都市女性,但伴随平台战略的铺开,麦考林平台引入了男装、童装、保健品、家居用品等多样品类,目录产品品类虽逐渐扩张,但主要针对人群依旧为女性。再关注到麦考林线下门店,则几乎全部为女装。
老派模式待革新
麦考林有自称三驾马车的模式——网络+线下门店+电话邮购。
电话邮购即麦考林的呼叫中心业务。除了传统的邮寄产品目录电话订购外,还包括电话推销。但很显然,伴随人们消费习惯的更改,这一业务已经逐渐成为鸡肋。
不少麦考林会员都收到过来自于麦考林呼叫中心的电话,电话内容多类似“金牌会员回馈,原价X元的护肤品或保健品现在只要Y元就可以买到。”这种电话营销方式在“很傻很天真”的消费时代给麦考林带来不少红利,但如今已经并不适用。
2013年第三季度,呼叫中心净营业收入为1080万美元,相比2012年第三季度净营业收入1100万美元下降了1.6%。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自2013年年初开始逐渐减少并停止了目录发行。
这种颇为怀旧的商业模式伴随着早期麦考林的发展和兴起,麦考林起初是以DM起家,曾是中国最大的邮购公司。2001年,麦考林把目标客户定位为城市白领女性,由单纯的邮购公司变成一家拥有目录、网购、店铺等多渠道公司。
邮购目录零售起源于1872 年,一美国商人将163 件干货产品的名称和描述印在一张纸上,发往芝加哥的大街小巷及其周边地区。在互联网尚未爆发的很长时间以来,邮购目录都称得上是一种很洋气的购物方式,直到2008年,目录销售还占据了麦考林50%的销售额。
一曾在麦考林呼叫中心工作的员工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麦考林的电话销售在上海是非常知名的,特别是在业内,几乎可以成为电话销售界的黄埔军校,现在许多电话销售公司领导层都是从麦考林出来的。” 但伴随科技的发展,电话邮购方式与时代脱节几乎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日本知名邮购目录Peach John创始人野口美佳曾信誓旦旦地说:“对许多人来说,邮购目录是一种无关紧要的消遣读物,不值得仔细阅读。你可以在网上浏览和选购商品,但是你能把电脑方便地带进浴缸吗?”
这个一度让人哑口无言的问题也有了答案——iPad。
当然,电子时代的邮购也并非无成功案例,比如时尚教父Karl老佛爷与时尚品牌做的时尚目录。
在2010年电子商务开始有爆发之势时,麦考林开始转向,“目录只是一个媒体广告,是互联网的补充。”麦考林总裁顾备春彼时如是说。
但这个转向却因为麦考林根深蒂固的电话邮购基因转得并不顺利。
从DM到门店再到电子商务,麦考林的三驾马车并没有起到应该有的协同作用,而是彼此之间关联度很弱,各自为政。这也就让门店和电话邮购的前景更为难料。 (新金融观察报 作者:王琳)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麦考林:垂直电商的“失控式扩展”之败 麦考林巨亏两年濒临退市 完全被边缘化 业绩不佳 麦考林CFO张磅因个人原因离职 麦考林第三季度净亏损500万美元 CFO张磅离职 麦考林:现金吃紧面临退市 或卖壳自救 搜索更多: 麦考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