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等于好
虽然在前几年大手笔拿地,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未开工,英特宜家的三个项目被许多媒体以及业内人士解读为“低价拿地,坐等升值”。 有人认为,即使将来购物中心的计划无法实现,仅凭土地升值的回报,也不会让宜家购物中心集团有任何损失。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英特宜家无锡项目2007年就已经拿地,整体建筑完工后,开业时间从此前的2013年推迟到了2014年。北京项目则是2009年以7.9亿的价格拿下,最近才封顶,开业时间仍为2014年。
一个项目从拿地到开工,耗费5~7年时间,似乎确实躲不开上述猜测。但John Tegnér否认了这种猜测,他表示,“英特宜家不是上市公司,所以经营理念是长期投资且持有物业,没有写字楼、酒店式公寓或者住宅等配套出售,宜家方面不打算出售任何一家商铺。”
对此,汇智咨询首席顾问程岗告诉记者,英特宜家的这种做法是商业地产行业内普遍做法。“前期有机会拿地,但不一定立刻开工建设。要根据周边环境的繁华程度,消费能力多种因素,考虑项目能否带动起一个商圈的发展。”在他看来,英特宜家的这种做法并无不妥。
在配套业态方面,丁晖告诉记者,除宜家家居商场外,英特宜家已经签约欧尚超市、苏宁电器、金逸国际影城等大型主力店。
对于主力店与其他业态搭配是否存在不搭的问题,丁晖表示,宜家家居只是购物中心的主力店之一,其他零售组合的面积也比宜家家居面积要大很多,后者只占整个购物中心四分之一的面积,主力店会有四到五个,包括宜家家居、苏宁电器、欧尚超市、迪卡侬、金逸影院等,次主力店则主要以H&M、ZARA等为主。
但有业内人士质疑,随着电商对实体零售的冲击,苏宁电器、欧尚这类实体零售本身也在不断萎缩和关店,并不能像以前一样带来大量客流。
对此,丁晖并没有直接回答,他更多强调的是其大体量。他坦承,如果拿掉宜家家居,跟万达广场没有什么区别,就是面积更大。根据德勤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报告,目前中国购物中心的开发呈现体量趋大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体量的物业提高潜在集客能力同时,也带给后续招商和运营更大压力。购物中心大未必佳,相对于面积而言,购物中心更需要明确定位,寻求收益与面积的最佳平衡。上述报告称,“面对新的机会与挑战,开发者和运营者需要抓住商业本质,厘清迷思。”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记者:赵晓娟)
共2页 上一页 [1] [2]
武汉英特宜家购物中心将于年底封顶 创多项纪录
英特宜家购物中心北京大兴二期明年完工
英特宜家北京购物中心封顶 计划2014年开业
英特宜家未来5年投资100亿元中国建购物中心
英特宜家购物中心大兴项目二期主体结构封顶
搜索更多: 英特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