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 由“狼来了”到“与狼共舞”
售货员背对货架通过柜台出售商品,购买蔬菜、鱼肉等鲜活食品需要到农贸市场赶早集,副食店配售油盐酱醋米面……这些上世纪90年代还存在于中国百姓间的购物习惯,已随中国加入WTO和政府对零售业的开放,而被开架自选、连锁经营、低价销售的超市卖场逐渐取代,而产生的这些改变与外资零售大鳄入驻密切相关。
市商务局商贸处副处长郭振暖对此深有体会,青岛是国内最早引进外资零售企业的城市之一,当时国家规定中外合资企业可在5个经济特区以及北京、上海、青岛、武汉成立,百盛、佳世客等中外合资企业分别于1994年、1998年陆续在青岛成立,它们拉开了青岛商业现代化进程的序幕。其经营理念、运营模式、管理方式正在深刻变革着国内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生活品质,同时刺激本土零售企业加入竞争、应对挑战。
“去超市正在成为市民主要的购物途径,特别是食品和生活用品,而如今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型商场更是市民周末的好去处。”家住辽阳西路的市民邵云芸说。
2004年之后,一个微妙的变化是,“狼来了”的呼声逐渐微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与狼共舞”。一家本土零售企业相关负责人王经理认为外资零售企业给了他们学习、赶超的机会。“外资零售企业的现代零售业管理技术的确高,以前国内零售企业的商品包装箱回收管理混乱,后来有家美国连锁超市入驻青岛,我们发现它是将店内所有的商品包装箱统一回收管理,我们也学习这项办法,就这一项小小的改进就为超市每年贡献数十万元的利润。”王经理说。他也提到,商店可没有柜台、顾客直接从货架上取货,收款统一操作,这些都是外资零售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带来的改变。
据了解,外资零售大鳄相继入驻青岛,本土企业利群、利客来、维客等超市也是严阵以待并虚心学习,他们展开向“洋商业”全面学习,从货架摆放、收款台放置、以及食品现场制作等方方面面。近年来,本土企业开始更深入、更系统地学习现代商业管理,如今青岛的本土企业也均实现了单品管理,以及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物流配送体系,而在企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上,本土零售企业也有了质的飞跃。
出路 外来和尚如何念好本地经
事实上,外资零售业陷入困境的并非乐购一家。不久前,沃尔玛中国高级副总裁王培和大卖场采购部干货及快速消费品副总裁冯轶两大高管离职,引发业内猜想;而家乐福公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及2012年全年财务公告显示,该集团去年全年销售收入为865.58亿欧元,同比仅增长1%,跌至七年以来的最低谷。三大外资零售巨头同时遭遇 “状况”,这也是外资零售商进入中国十多年以来首度出现。
“尽管进入中国十多年,但外资零售商面对区域型的本土零售商时依然会遇到本土化不足的难题。”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崔迅介绍说,本土化不足不仅体现在产品的本土化不足,而且体现在服务本土化、区域客户消费习惯本土化研究以及供应链本土化的不足。比如,目前中国商品流通体系大多属于层层代理模式,这使得外资大鳄们也无法做到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所有商品的厂家直供,这使其规模优势无法体现。
在青岛大学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田旭看来,外资零售商进军低层级市场遭遇水土不服也是其失利的原因之一。“外资零售企业一定要在选址和产品定位上做到因地制宜,做好本土化才行。”田旭分析认为,一些外资零售企业在产品的品种、价格等定位较高,却开在周边居民购买力较低的商圈内,这样在经营上就很难持久。
据介绍,外资零售企业与本地零售商有同质化的趋势。田旭表示,在初入中国市场时,外资零售企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品牌资源等方面占据优势,能够给中国消费者以独特的购物体验,很多商品仅在外资超市中才能买到。然而,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追赶,本土零售企业与来自海外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已缩小,这也削弱了外资企业的品牌优势。
市商务局商贸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俗话说“船小调头快”,随着本土零售商的崛起,本土企业灵活多变、善于创新的战术给外资企业以强有力的回击。相比之下,个别外资企业在创新上的保守给本土企业带来更多机会。外资企业要想在未来竞争中胜出,必须要有选址上的准确定位,并解决供应链的本土化难题,同时还要保持灵活的区域策略。“不管是内资还是外资,现在日子过得好的零售企业,基本上是坚守在一个区域,多业态发展,多元化发展。”这位负责人说。 (青岛早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实拍青岛四方乐购超市闭店惨状 人去楼空 TESCO折戟青岛 四方乐购清仓甩卖月底关门 传乐购将关青岛四方店 疑将步入卖身“前夜” 乐购上海镇宁店关闭 货架空空篮球3元1个 乐购上海镇宁店明日关门 静安区将再无大卖场 搜索更多: 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