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商报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报 >> 商企动态 >> 零售商动态 >> 正文
百思买:理想与现实 进退两难的结局
http://www.redsh.com 2011-09-15 红商网 发布稿件

  进退两难的结局

  百思买的“现款现货”模式仅仅坚持了一年就停了。2008年,百思买原中国区总裁吕维民卸任,新任总裁杨得铭决定加快开店速度,到2010年底百思买在中国共开出了9家店。但是,因为成本过高,杨得铭又决定学习苏宁国美的模式,向制造商收取进场费等。这样一来,家电制造商不干了,纷纷退出百思买。

  百思买顺势加大力度向高端转型,卖场内多是价格昂贵的洋品牌。据称,在百思买销售最好的本土品牌海尔,每年的销售金额只有几千万元。2006年底,百思买最贵的冰箱只有一万多元,而2008年夏季冰箱多数三四万一台,甚至有一款GE的冰箱售价达到35万元;2007年初,涡轮式和滚筒式洗衣机还各占一半,而到了2008年初,技术含量较高价格也高的滚筒式已经占到80%。这进一步使百思买脱离了本土品牌。

  这样,百思买又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两难境地——

  百思买的高端策略只能在崇尚洋品牌的上海地区形成规模效应,但是上海市场毕竟有限,不走出上海,百思买在中国就永远做不大;苏宁和国美早已把上海店开得密不透风,百思买在哪儿开店都处于被围剿之中;向外扩张,各地消费者又不能大规模地接受高端价格;要让各地消费者接受就要卖本土品牌,而本土品牌又抵制百思买的模式;如果卖本土品牌,较低的营收难以让百思买快速收回巨额成本。

  百思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甚至很长段时间摸不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新店开也不是,不开也不是。缺乏价格和规模优势的运营,既得不到对价格更加敏感的中国消费者的支持,也无法得到中国本土供应商的支持,关门大吉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3页 上一页 [1] [2] [3] 

 相关阅读
·百思买拟以电商和实体店重返中国 业界不看好 2011年08月04日
·百思买回马枪:电子商城回华“收复失地” 2011年08月04日
·万得城模式难言成功 恐成下一个百思买? 2011年07月24日
·上海苏宁成功接手三家百思买店 2011年07月20日
搜索更多: 百思买

来源:商界评论   责编: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