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是由上海不夜城有限公司和台湾润泰集团合作成立的,公司于 1998年2月开始筹建,1998年7月12日开张营业。大润发是一个投资达到3000万美金(近人民币2.5亿元)、拥有16000平方米营业面积,经营20000种左右商品的大型平价购物广场。润泰集团通过台湾大润发超市投资上海大润发。
截止到2011年1月14日,大润发的最新门店数是150家。2008年,大润发营收335.46亿元人民币,年增率约31.04%,获利10.42亿人民币,年增38.9%。2009年,大润发营收为人民币404.3169亿元,单店业绩3.36亿,较去年同期成长20.5%。2010年,营业收入达人民币502亿元,取代家乐福成为中国大陆零售百货业冠军。
从某种意义上,欧尚无论是销售额还是门店数量和大润发已经不是一个级别。
润泰集团或者根本没有想到之后在大陆地区的大润发会经营得这么好,“交叉持股”自然让欧尚拣了个大便宜。
出于对资金的需要,大润发内部,尤其是内地大润发高层,更希望推进大润发单独上市。实际上,润泰集团从2006年开始就筹划大润发上市。 欧尚集团在全球都不主张上市,在内地,欧尚的开店策略亦是以自建门店为主,在财务体系、盈利模式方面都与大润发有很大差异,上市动力并不强。在大润发内部,关于合并欧尚实现IPO的内部意见并不统一,合并上市在市盈率、定价等都不如大润发单独上市好。大润发就多次试图回购欧尚集团持有的大润发股份,欧尚集团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大润发这头利润奶牛,所以价格一直没有谈拢。
由于欧尚和大润发是交叉持股,这种情况涉及关联交易,会有利益输送的嫌疑,港交所是不允许大润发单独上市的,问题因些抛给了大润发。此前,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是,2011年1月12日,AIG宣布润泰全资子公司润成投资控股标下南山人寿97.57%股权,金额为21.6亿美元。随后,台湾金管会要求润泰集团提供价值240亿新台币的10年信托保证,润泰集团便是以大润发的参股公司康成投资股票信托为保证。
润泰集团向监管部门承诺,若收购南山人寿需额外资金,将出售附属公司康成投资所持的大润发股份。由此推出,对于资金的饥渴,也是润泰集团急于推进大润发合并上市的原因。
为解决交叉持股,双方成立全资公司,欧尚以小搏大,掌控上市公司管理权
出于对资金的渴求,大润发谋求上市是势在必行。
欧尚对上市不甚热心,但是上市带来的好处也不言而喻,一方面能给自身还来更大的收益,另一方面挟“交叉持股”的牌也能令“大润发”。对于大润发提出“捆绑”上市,欧尚集团在交涉中自然占主导地位,直接要求增加其在大润发大陆公司中的股权比例,同时也谋求更大的话语权。
从重组到上市,欧尚集团便体现了国际巨头的角色,在重组方案中抢占先机。双方成立上市公司高鑫零售有限公司,其全资拥有大润发和欧尚中国(香港)公司业务。高鑫集团是此次香港上市的主体,,重组前由CGC①、Kofu②、Auchan Hyper③、Monicole BV④持有,分别占25.94%,24.06%,37.35%,12.65%。
同时,欧尚和大润发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吉鑫,成为上市公司高鑫零售的控股股东,由Auchan Hyper、Monicole BV、CGC、Kofu持有共同持有。根据所属关系,欧尚集团持有51%股权,润泰集团持有 49%股权。在新的股权结构中,吉鑫成为上市公司高鑫零售的控股股东。吉鑫持有高鑫集团59.16%的股份,法国欧尚集团和润泰集团还分别持有高鑫集团11.26%和18.91%的股份,余下10.67%为个人股东。高鑫零售则100%持有大润发和欧尚在中国大陆的资产。
根据协议,欧尚集团有权委任吉鑫大部分董事会成员,有权为高鑫零售董事会提供四名董事,润泰集团方面则仅有权提名两名董事,各自董事会组成以后3年内维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