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至汉阳中心区钟家村的“汉门”,更名为“汉阳百货商店”,是武汉市十大百货商店之一。楼高三层,营业面积2000多平方米。拆零供应、配单只鞋,开展“四留登记”和“四下”服务……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汉阳百货商店独创多种服务,深得民心。她甚至前瞻性的设有服务台,协调顾客解决疑难问题。
“汉阳百货商场,服务三镇一方”,不少老武汉都还记得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1982年以张先华为首的领导班子主帅汉商,1986年,汉商贷款680万元,将一栋3层老楼改造成12层大楼,使营业面积增加到6000平方米。
1987年,汉商开创武汉兼并先河,并在全国商业系统中率先进行规范管理的试点工作,成为全国第一家推行规范管理的商业企业。《规范管理》一书和汉商规范管理实践,荣获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规范管理”也一度成为汉商的品牌和武汉商业的品牌,全国数百家商业企业和主管部门先后来汉商学习、取经。
1995年,22层的汉商大厦完工,使本体的营业面积由原来的0.6万平方米扩大到2.2万平方米。1996年11月,汉商集团成为武汉市首家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也是湖北省继武商后第二家上市的商业企业。
进入“十二五”的开局之年,60旬汉商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五次爆发汉商银座。其体量的巨大、模式的先进在汉阳都史无前例,在整个武汉也具有独创意义。
专访汉商集团总经理麻建雄 (麻建雄 时任汉商集团总经理,先后在汉商工作39年)
笔者:在1996年之前,汉商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但这十几年,武广、中百冒足劲攻城略地,汉商为什么沉寂了?
麻建雄:我始终觉得,适应市场、适应消费才是好的发展方向。汉商的发展理念,是先“壮”再“大”,壮中求大。我们更乐意走滚动式发展的路子,先生存再壮大。先把字写得方方正正的,再把字写得歪歪斜斜的,这就是书法家。但是你只有骨子里是方方正正的,才有歪斜的本钱,否则一歪就死了。这个“歪歪斜斜”,意思就是差异化、特色化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式。
笔者:汉商是武汉4大家商企中唯一没有超市的,比较稳健的发展思路,是不是也让我们错过了一些机会?
麻建雄:汉商是一家老国企,经济利益不是我们唯一的杠杆,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1996年,汉商接下1700名职工的武汉商贸城,当时其累计负债有8千余万元。2000年,汉商接下搁置6年之久的武汉展览馆,当时投资近10亿元。汉商用大量的时间、金钱盘活了这些资产,未来汉商的发展会越来越快。
笔者:拜读过您的《汉商速写日记》,很感动很佩服。您是一个很“文艺”的企业家,能谈谈文化与商业的关系吗?
麻建雄:以文促商。文化能推动商业的发展,商业拼到最后,是文化的竞争。企业家需要谈文化,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家的文化素质不光包括智商、情商,还应有胆商和逆境商,驾驭复杂情况的能力尤其重要。
笔者:您在汉商干了39年,什么是您干企业的动力?
麻建雄:我对于汉商的感情,就像是农民对土地的感情。说真话,我的动力就是奉献精神。我们这批武汉商业的“老”人,短期利益行为是很少的。把事业看重,把名利看淡。
笔者:您与汉商董事长张宪华共事了近40年,这在武汉业界也是很罕见的。能不能形容一下你俩之间的关系?
麻建雄:共同的事业和追求,使我们克服了前进中的各种困难,走到现在。《汉商速写日记》中我曾这样描叙过我和张董事长的关系:“40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携手走到今天,相识于缘,相随于道,相惜于品,相交于义,相敬于德,相信于诚。”
笔者:您能展望银座未来的发展前景吗?
麻建雄:张董事长和我们汉商的班子成员已经划定汉商十二五发展规划,汉商银座要通过东扩、南扩、西扩进一步发展壮大。
我们还将加强零售业、会展业、地产业的经营互动,构筑以复合为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百年汉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