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商报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报 >> 动态 >> 供货商动态 >> 正文
乳业整改大小企业命运殊途 行业巨头成最大赢家
投诉—爆料—内幕—线索—传闻
http://www.redsh.com 2011-04-10 红商网 评论 发布稿件

  红星乳业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有的地方没有奶源,没有规范的生产条件,却照样会生产乳品,这中间就会用到“还原乳”,或者造假,这样的企业出局是应该的,不然对行业影响太大。

  陈连芳表示,很多小企业本身没有奶源,生产乳制品有利可图时就做个两三年,没钱赚后就转做别的,“当奶源不足时就高价抢奶,原奶价格高时就会掺假造假,通过这次整顿,对乳业安全会有一定的改善”。

  “相对来讲,大企业不敢这样做,如果掺假一经查出来,整个品牌都会毁掉的。”陈连芳表示。

  陈连芳认为,此次整顿的另一个效果是,“大企业的产能规模扩大了,小企业退出市场后,会留下一定的空间,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会提高,生产设备闲置率下降后,利润也就能提高”。

  但是,另一方面,尽管这次整顿砍掉了众多小企业,但是国内乳业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加工能力过剩,最重要的是,奶源问题依然存在,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第十七条明确要求,“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已有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产生鲜乳数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40%,改(扩)建项目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液态乳生产企业所用生鲜乳,100%使用稳定可控奶源基地产的生鲜乳,配方粉生产企业所用原料,50%以上为稳定可控奶源基地产的生鲜乳。”

  而事实上,国内有一大部分企业在自有奶源建设上,一直比较落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乳品需求大省广东,普遍实施“公司+牧场”的奶业生产模式。在该模式下,产业链条里没有了散户奶农和收奶站的环节,奶企和牧场的利益被紧密捆绑在同一条“船”上。

  但是与伊利、三元等品牌通过自建牧场来控制奶源相比,广东当地的乳品加工企业,由于体量小,大多采取合作建牧场,或者与牧场企业签订供奶合同,每年一签。由于对多数牧场无控制权,在原奶价格高涨情况下,燕塘乳业、风行乳业、香满楼牛奶等当地企业倍感成本压力。

  广东省奶业协会秘书长陈三有告诉记者,目前当地企业只有风行乳业有三个大型牧场。而其他企业尚无自有牧场。正是看到这个短板,燕塘乳业正在走“回头路”,正在建两个新牧场,各有2000头奶牛。王丁棉也向记者表示,“燕塘乳业正在加紧速度,今年会有改观。”

  10%的新空间

  此次大整顿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乳制品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奶源和市场,将更多地向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四大品牌集中,乳企巨头从中将更多受益。

  蒙牛方面告诉记者,小企业被淘汰后,大企业市场占有率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小企业留下的空间,大企业会趁势扩张弥补。

  蒙牛方面表示,2010年,其在国内液态奶市场的占有率为33%左右,伊利也在30%左右,而光明则约为10%,三者加在一起占据国内液态奶70%多的份额。不过,蒙牛方面强调,这是自己的统计数据,还需要跟其他数据相对照。而伊利方面表示,2010年,伊利奶粉占据国内21%的市场份额,稳居中国奶粉第一阵营。

  陈连芳提供的数据则显示,蒙牛和伊利二者在国内常温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加上光明,三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三分之二。其还指出,通过此次审核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加在一起达到95%。

  而乳业专家王丁棉则表示,业内普遍预期此次产业整顿,将会让出全国乳制品市场份额的10%左右。

  未来,随着乳企巨头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它们是否会通过“垄断”来提价?陈连芳表示,乳制品与其它消费品不同,价格上涨,消费者就会减少消费,如果某个品牌提价,替代品就会出现。

3页 上一页 [1] [2] [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旭 叶碧华 冯书琴 责编:寄瑶

【郑重声明】此文不代表红商网商报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
·喝“畅优”拉肚 光明乳业赔偿200 2011年04月08日
·喝“畅优”拉肚 光明乳业赔200 2011年04月07日
·维维乳业天山雪牛奶在有效期内变质 2011年04月07日
·315投诉反馈:喝“畅优”拉肚 光明乳业赔200 2011年04月06日
搜索更多: 乳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