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正陷入一场毫无准备的“本土化”漩涡。
联街网讯:10月21日,家乐福合作伙伴,河北保龙仓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下称“保龙仓”)的供应商向本报记者透露,针对家乐福和保龙仓合资之后,产生的货款和费用未结清等问题,仍有10余家供应商,对新合资公司保龙仓家乐福进行对抗。
10月10日,有供应商打出横幅,内容为“家乐福保龙仓必须承担单方违约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17日,在石家庄淮安路冲突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
据上述供应商称,“保龙仓与供应商在每年1月1日签订年度供货合同,合同有效期到当年12月31日,供应商一次性交纳全年费用款项。今年7月,保龙仓与家乐福达成合资协议后,8月开始闭店改造,供货合同本应得到顺延,但保龙仓方面却通知取消合作,并且不予返还闭店期间的供应商费用。与此同时,部分供应商在闭店前的供货款也没有结清。”
对抗已经持续10天,最初参与的供应商达50家左右。保龙仓内部人士称,“冲突的原因,可能是家乐福要求供应商在证照齐全等方面不能有瑕疵造成的”。20日,家乐福保龙仓的新闻发言人贾晓英对外表示,保龙仓有600多家供应商,目前已经有95%完成了与家乐福保龙仓续约。
此前10月15日,家乐福中国区总裁罗国伟对本报记者强调,家乐福和保龙仓的关系是合作关系,非常看好与其未来合作发展的前景。不过,这种大规模对抗,正使得家乐福推进的本土化扩张遇阻。原本计划10月底开业的保龙仓的升级门店家乐福保龙仓第一家门店槐底店或将改变开业日期。
“漩涡”拼图
突如其来的供应商抗议漩涡,源于7月家乐福和保龙仓合作。
在中国市场上,一直以本土化姿态胜出的外资零售商家乐福证实,通过合资公司收购形式与河北本地民营零售商保龙仓合作。新合资公司的工商注册名称为“河北保龙仓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在合资公司中,家乐福持股51%,保龙仓公司持股49%。
家乐福中国区总裁罗国伟回顾,家乐福和保龙仓的合作形式是,保龙仓贡献门店资源(仅是原保龙仓拥有的大卖场的部分),家乐福贡献技术和管理,以此种方式扩大家乐福在中国市场占有率。
此后8月,家乐福展开了对保龙仓“家乐福式”升级。同时,家乐福中国区总裁罗国伟在合资发布会中也表示,“将保留保龙仓全部供货商”。
纠纷隐患正在那时种下。保龙仓内部人士介绍,“伴随门店的升级,家乐福对供应商展开进店资格审查和进店合同续签。”进店资格审查主要要求是证照必须健全。但是,该人士称,“有部分原保龙仓的供应商的证照在家乐福的要求中,并不完整,这延缓了续签的时间,由此导致矛盾激化。”
“如果按照正常续约的话,确实不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上述供应商也表示,保龙仓与供应商在每年1月1日签订年度供货合同,合同有效期到当年12月31日,供应商一次性交纳全年费用款项。“两个多月的装修影响了销售,但费用已经缴纳了,正常续签,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然而,家乐福供应商签约体系与保龙仓的体系出入很大,这使得保龙仓本地部分供应商难以接受。上述供应商称,“原本我们和保龙仓签订的合同是,在保龙仓的纺织区拥有4米的货架空间,但是,与家乐福签合同时,我们同样费用拥有的空间仅能获得2米位置。这在一年未满的合同里,我们感觉是单方违约。”
共2页 [1] [2] 下一页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编:山栖谷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