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从2008年黄光裕被调查至今,经过现有管理层两年的发展,随着国美电器经营的改善和股价的上涨,大股东黄光裕的个人资产已经由四五十亿增加到这次纷争前的将近140个亿,如果仅仅是从保护资产的角度来讲,黄光裕似乎并没有争夺国美的控制权的必要。上述观察人士认为:“这和黄光裕的控制欲及个人的性格密不可分,在他心目中,国美电器一直都是并且应该永远都是‘姓黄’的,而这一点和国美作为一家公众公司的利益相悖,公众公司原本就没有姓氏,即不姓黄、也不姓陈,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是所有员工、所有投资者的企业。”
事实上,国美董事局的举动也已经证明,国美董事局早已不再“姓黄”,而是要向所有的股东负责。——根据国美电器的公告,公司董事会对大股东黄光裕因被指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行为提出起诉,就是因为“董事局和董事们应该承担起董事职责,向所有股东负责,做对得起所有股东的事”,赵彤表示。
“为所有股东利益考虑 我们希望纷争尽快平息”
在国美内部,发生改变的不止管理层的立场,还有国美的发展模式。在专访中,赵彤向记者再次回顾了“艰难的2009年”—— 在黄光裕事件发生后,国美的运营资金一下子从60多亿元下降到了10亿元,现金流为负,经营濒临瘫痪。为了让观望的供货商继续供货,国美甚至采取了“周进货、周结算”的模式,这样的模式给国美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到2009年三四月间,银行信贷额度大幅收缩,同时国美还面临着52亿港币可转债提前赎回的巨大压力。资金缺口达到30多亿元。
“为了度过困局,国美做出了引进财务投资者和关闭开业超过半年以上、亏损且扭转无望的门店,同时采取了优化网络结构、提升单店经营水平的国美转型战略。”赵彤回忆到。
当时引进的财务投资者贝恩资本,当前成了黄光裕和陈晓团队口水战的一个关键点—— 黄光裕指责“陈晓主动接受贝恩投资的苛刻条件。”对此,赵彤表示:“当时接触的那么多投资人,无一例外的都提出了保证投资安全的要求,而从最终的融资整体结构来看,贝恩资本可转债的方案使得当时大股东的股权并没有得到稀释。在当时看来这是最合适、最合理的、最优化的一个方案。”
而当前,面临黄光裕、陈晓之争时,贝恩资本为什么选择了债转股,从而得到股权,赵彤解释到:“当时贝恩投资的时候,就说过他们看中的是这个团队,如果当前不债转股的话他们就没有投票权了,他肯定还是希望有投票权,来支持现有管理团队。”
而两年来,国美管理团队的表现,似乎也足以让包括贝恩资本在内的所有投资者满意——2010年第一季度国美电器的净利润达到了4.9%,而2008年第四季度只有078%。这期间国美电器的季度单店销售从1115万元提升到1547万元,而坪效则从每平米3100元提高到4421元,现金流从负的转化为正的17亿元。上市和非上市公司虽然关了近300家,但总体销售规模仍在上涨。”
“以前国美是在用粗放的经营方式去做,追求的是快速开店的规模扩张。但扩张已经出现瓶颈,具体表现在门店的增长速度已经高于销售的增长速度,费用率的增长高于利润率的增长,单店和坪效出现下滑。即使国美不发生危机,也必须做出战略调整。危机发生后,这一调整更加迫切,一方面是资金已经不允许像以往那样不计效益的去开店,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经营模式是怎么样的,考虑整个产业链零售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只有建立一个相对和谐共赢的关系,整个产业链才能长期得益。”赵彤这样总结经营模式转型的成功之处。
赵彤介绍,国美已经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里面 —— 核心是从门店经营转变为商品经营,以提升单店效益、优化网络做基础,未来五年实现门店总数2000家、销售规模达1800亿的目标。
在当前管理层的眼中,国美电器的未来充满光明。而这一切是否能够实现,还要看黄光裕、陈晓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之争,最终谁能胜出。
“我相信当前的管理层是最好的,也是最适合管理国美的管理团队,我相信投资人的眼光和最终的选择。我们也希望纷争尽快平息,给国美一个正常的经营环境。”——在当前纷纷扰扰的“控制权之争”中,这是国美给出的最终的答案。
共2页 上一页 [1] [2]
来源:新浪 权静 责编: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