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街网讯:12年姻缘已了,16年恩怨难断。4月23日,中国天府可乐集团(下称天府)和百事可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百事)这对儿“欢喜冤家”最终选择对簿公堂,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打起了离婚“账”。
作为系列诉讼的第一步,天府称,这次指控主要针对百事侵占国有资产配方索赔100万元。用天府总经理钱黄的话说:“我们原本美好的合作梦破碎了,因此只能打官司。最终我们要通过六次诉讼,讨回4个亿的损失。”
据悉,这也是渝企首次将世界500强企业告上法庭。
联姻始末
合作12年 天府一路亏损
天府在16年前曾经是国内市场上最大的可乐制造商,其在国内的工厂就有108家,当时的可乐销量占市场75%的份额,可以说是中国可乐市场的老大。
1994年,百事与天府合资成立百事天府公司。钱黄这样形容当时的联姻:当初的合作目的很明确,百事是来帮助天府发展的,扩大生产天府可乐,让双方都取得满意效益。
由于天府当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将厂房、生产设备和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713.8万元,占合资公司40%的股权。而百事旗下的美国肯德基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现金1070.7万美元出资,占合资公司60%的股权。
天府当时的1100多名员工有大约430人转移到百事天府公司工作,剩下的700多人仍留在天府本部。然而谁也没想到,自打合资开始,天府就每况愈下,并且天府可乐的产量也在逐年减少,到最后居然都不到饮料总产量的1%。
天府公司认为,美方通过向百事公司购买糖浆原液的方式,并“通过大幅度提高浓缩液价格”将利润转移到了百事公司,使原告从一个国家大型企业变成了重庆的市级特困企业。
2006年,天府因资不抵债正式与百事公司解散,并将所持百事天府公司的所有股权以1.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全部出售给了百事公司。
自此,天府和百事的12年姻缘宣告终结。
致函索国资 全部石沉大海
钱黄说,第一年百事天府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都是天府可乐,按理说也应该会盈利,但是第一年百事主张购买大量新设备并聘请大量外来人员,这些费用最终用百事天府公司一年的可乐销售额冲抵,因此当年实际上还是亏损的。
“百事公司手段高明,一直都在欺骗我们!”钱黄说,根据有关规定,合资公司中国产品的产量不低于合资公司总产量的30%。根据百事和天府当时订立的合约,天府的产量应不低于总饮料产量的50%。
“1994年合资时,天府的产量还是100%,第二年就降到70%,到2000年以后就缩水到1%了。”钱黄抱怨说,而百事天府公司的产品渐渐被百事可乐替代,这是合约中没有写明的,也不是双方当初讨论合资的内容。
而天府的创始人李培全也证实了这个说法,天府系列饮料销量骤降,合资第一年销量占74%、第二年占51%、第三年下降到21%,到2007年仅占0.5%。
产量、销量大减,天府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不断地在董事会上向百事公司提出自己的意见,“每次得到的结果都是第二年再继续改进。”然而这个“第二年”天府没有等到就已经资不抵债、濒临破产。
钱黄说,2006年结束合资以后,天府就对人员、旗下公司和产品进行了调整,2008年底7次致函百事要求其处理合资中存在的问题并归还天府国有资产(土地、设备等),但都石沉大海没有回复。
“无奈之下,天府准备了两年,搜集证据,为的就是4月23日那一天。”钱黄说,这一天,对天府和百事来说,或许仅仅是一个开始。
新闻链接
联姻的民族品牌
在饮料行业,原来的“八大名牌”汽水,除“健力宝”未与其他公司合资,北京的北冰洋、重庆的天府可乐、上海的正广和等7家都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合资,无一例外地掉入老外设置的陷阱,在市场上逐渐被淡化。
在日化行业,湖北省沙市日化的“活力28”品牌,曾在超浓缩无泡洗衣粉领域占据了国内2/3的市场。1996年,沙市日化与德国邦特色公司合资后,巨资投入“巧手”品牌的推广,对“活力28”宣传不足最终导致民族品牌贬值。
上海牙膏厂和联合利华合资之前,“美加净”牙膏年销量达6000万,出口量全国第一。联姻后,联合利华停止对美加净投放广告,但在合资新产品“露美庄臣”上的宣传却不遗余力。“美加净”一度无人问津,中国最终以5亿元收回“美加净”,可惜它的竞争力和经济价值已大不如从前。
共2页 [1] [2] 下一页
来源:法制晚报 责编: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