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内地市场
随着香港“先施”业务的不断发展,马应彪又将目光转向了广州。1914年,先施百货有限公司在广州长堤大马路上开办了第一家分公司——广州先施百货公司, 以当时国际流行的模式经营中外商品。国产商品大多源自上海,也有广东各地的;外国商品以英国的居多,其次是德国、法国和美国的。 开张之日,广州先施百货公司大楼几层商场的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吸引了大批的市民。一时间,“逛公司”不仅成为流行语,还成了广州市民的时髦之举。 在经营上,广州先施百货公司十分注意吸引顾客。在夏天的晚上,市民往往都在街上乘凉。精明的马应彪看出了这里面的商机。他在开办广州先施百货公司的时候,就在天台开设游乐场。游乐场每天晚上有粤剧、杂技、歌舞等节目演出,还有电影放映,吸引了大批乘凉的市民,公司的营业额大增。 此外,为了保证百货公司的商品供应,马应彪还在广州开办了化妆品、鞋帽、服装等加工厂。 “先施”在香港和广州的成功,促使马应彪做出了一生中最大的抉择:挥师北上,进军上海。当时,上海的大百货公司都是外国人开办的,马应彪的这个决定无疑带有很大的冒险性。 经过多次考察,1917年马应彪开办了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投资开办的大型百货公司。新开张的上海先施百货公司位于南京路北侧,楼高5层(后为7层),耗资200万元,建得富丽堂皇。与当时低矮的旧式店铺相比,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在上海轰动一时,开业当天整条南京路都堵塞了。 1929年,先施百货有限公司的资产达到了1000万元,为创立时的400倍;商业网络遍及国内外,除了香港、广州、上海,天津、江门、梧州、福州、汉口、澳门、新加坡、越南等地也都有分公司或分店。
创造多个“第一”
在先施百货公司创办25周年庆祝典礼上,马应彪对“先施”名字的由来作出了详细的阐释:“‘先施’,取法四书中庸篇,君子之道末节。盖营业之道,首贵乎诚实。倘未能‘先’以诚实‘施’诸于人,断难得人信任也。又‘先施’二字源于英文‘Sincere’,亦为诚实之义,故本公司本此为立业宗旨。” 先施百货公司的确是这么做的。在经营中,马应彪倡导“不二价”。当时,中国商店内的商品售价不一,顾客对讨价还价习以为常。马应彪极力提倡明码实价,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经商模式,赢得了顾客的赞誉。 马应彪对中国商场的旧习有诸多改革,创造了中国百货业史上的许多个“第一”: 旧时商家售货,好东西不肯轻易出示,而普通商品种类较少,顾客的选择余地不大。马应彪首次引入“环球百货”的概念,搜求各国货物,用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顾客。 “先施”设立了“一元商品”专柜,把那些残次和积压商品搭配成价值一元的商品包,任由顾客选购,甚至专门设了一间“一元商品”商店,生意颇好。 为了招揽顾客,马应彪利用其优越条件,大量印售“通天礼券”,顾客可以凭礼券采购商品。所谓“通天”,是指礼券可在各地先施百货公司使用。此举对增加营业额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最为轰动的是,马应彪打破以往商店店员均为男性的传统,推出了中国第一批女店员。在当时的中国,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为了吸引更多女性加入店员行列,马应彪的妻子霍庆棠还做起了公司化妆品部的售货员。 1936年,马应彪辞去先施百货公司“总监督”之职,退休养老,1944年病逝于香港。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