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阳光100置业(成都)公司总经理的他,不仅要打理成都的土地一级开发生意,还要率领一个专业团队对武汉一块占地面积为540亩的土地进行前期调研和定位。 这块地位于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区汤逊湖畔,是母公司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阳光100”)在2月19日花费2.52亿元所得,楼面地价412元/平方米,约为2007年的四分之一。 在如今的楼市冬天里,此举被一些媒体视为逆市拿地的范本。阳光100也“默认”了此观点。不久后,其官方网站转载了一篇题为《楼市迷局之中 阳光100逆势进军武汉》的文章。 但阳光100对拿地仍然持一贯的谨慎态度,不论市场的“好与坏”。“2009年我们的策略是谨慎扩张,并无明确的拿地计划。”4月1日,阳光100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楼市疯狂的2007年,他坚定地批判房地产市场上出现的“面粉贵于面包”的现象。直至被很多人视为“底部”的今天,他依旧如故,让阳光100像法国巴黎大磨坊一样,把“面粉”变成有品牌的“面包”。 30%地价成本标准 “悬崖勒马!”每当回忆起两年前在成都的那场竞拍会,范小冲就会后怕。 镜头回放到2007年7月20日,成都土地交易中心。出乎阳光100董事长易小迪和公司其他股东的意料,香港信和置业(0083.HK)董事会主席黄志祥突然现身拍卖会,并亲自出手举牌,以超过41亿元(1130万元/亩)的报价,夺得成都366亩城东沙河地块新地王。 一块原本志在必得的土地失手了。早在2005年,阳光100便作为土地一级开发商,在拍地前做好了地块所有的规划设计,连售楼处都已成形。 “当时我们也举到了900多万元,但最高出价绝不会超过每亩1000万元。”在轮番举牌之后,范小冲认为在关键时刻阳光100还是及时刹车了。 事后,易小迪坦承拿地失败的主要因素是资金实力拼不过上市公司,但阳光100的员工更多认为这主要是老板谨慎的做事风格所至。与潘石屹、冯仑等人共同经历了1993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冒进”显然早已不是易小迪投资策略中的关键词。 “我们有自己的成本底线。”范小冲说。成立18年来,阳光100已经形成了一套拿地标准:在二三线城市拿地的楼面地价为周边在售楼盘均价的30%,在一线城市拿地的楼面地价为周边在售楼盘均价的40%,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有约5%的浮动空间。 依此标准,成都东沙河地块远超过阳光100拿地的成本底线。据悉,该地块折算楼面地价是3400多元/平方米,周边同类地段楼盘售价已接近6000元/平方米,楼面地价和周边楼盘售价之比高达57%。 让阳光100体会到“煮熟了的鸭子飞了”的感觉的城市还有泉州,面对高达600万元/亩的竞价其最终只好选择放弃。 福祸相倚。从表面上看,阳光100在2007年拿地不顺,但在今天看来,当年的放弃也让阳光100一次次避免了巨幅土地难以消化的困境。 在2007年股市大牛市的背景下,很多房地产上市公司以土地为题材,利用20~30倍甚至更高的市盈率来增发、扩股、圈钱。当楼市低迷的2008年和金融海啸来临时,过量的土地储备不仅仅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拿武汉地块,阳光100也非心血来潮,而是“盯”了很久。早在4年前,阳光100就在武汉成立办事处,负责城市调研和找地块。“这年头,为进入一个城市拿地而等待4年的开发商十分罕见。”一位圈内人士如是评价。
共2页 [1] [2] 下一页 第1页第2页
责任编辑:筱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