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宽松空间有限
展望明年的全球货币政策走向,自然难以离开对2020年全球经济走势的研判。11月以来,在全球央行不断宽松之下,短期内全球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明年全球经济能否否极泰来还尚存考验。首先,由于美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加之明年为美国大选之年,特朗普会否受制于上述两个原因而放缓贸易保护主义,还不得而知。其次,英国脱欧进程、欧元区内部货币政策分歧以及中东地缘局势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也将影响明年全球经济表现。
截至目前,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经合组织纷纷调降全球明年增长预期,这多少勾勒出2020年全球经济的不佳“远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9年的增长预期下调至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3%,而世界银行今年6月将全球增长预期下调至2.6%。世界银行指出,由于贸易和工业活动普遍疲弱,今年的增长将弱于此前预期。
目前,距离上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已经10年有余。对于全球再度掀起的降息风潮,不少经济学家心存担忧。他们表示,在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英国脱欧等复杂国际因素之下,部分经济体放松货币政策本身几乎无法逆转经济增长前景的势头,短期内或将难以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事实上,再宽松货币政策并非是“万灵丹”。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超级货币宽松“药方”,全球经济在获得复苏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隐患,这些都是进一步的货币刺激所无法解决、甚至会加剧的问题。其中,宽松货币环境下形成的资产价格泡沫为经济的健康运行埋下隐患,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在超级宽松政策刺激之下,尽管今年全球增长表现逊色,但全球市场却是“涨声”一片。不仅从美国到印度的股指都创下了历史新高,而较低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推动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以寻求更高的回报。数据显示,发达国家股市11月均为正收益,美股、日股、欧股、英股波动率分别下降6.79%、2.51%、6.84%、3.68%。另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全球收益率低于零的债券存量达到创纪录的17万亿美元。
时至年终,多家央行不约而同地对低利率下的市场冒险行为提出警告。虽然这些措辞谨慎,并没有传递出恐慌的信号,但却凸显出在全球超低利率的当前,不少央行已经开始着眼于超级宽松货币政策下的负面效应。11月15日,美联储在最新发布的金融稳定评估报告中表示,低利率可能鼓励更冒险的行为,比如降低贷款标准。11月20日,欧洲央行发布的报告也警告称,极低的利率、加上大量投资者逐渐延长了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的期限,这可能会加剧潜在的损失性风险。与此同时,瑞典央行和德国央行也加入了低利率负面影响的警戒“队伍”。德国央行在11月21日表示,现在许多投资者正在专注于寻找高收益投资,并且试图承担更大的风险。德国央行副行长克劳迪娅·布奇还表示,对于低利率,人们“低估了信贷风险”。瑞典央行则表示,正在监控过度的市场冒险行为,市场失灵的危险一直处在其政策观察范围内。
综合各方研报来看,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明年全球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但降息的空间将十分有限。例如,本次全球货币宽松开启前,美联储基准利率上限为2.5%,不及金融危机前联邦基金利率上限的一半。与美联储相比,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货币宽松能够“腾挪”的空间更小。当前欧元区隔夜存款利率已降至-0.5%,日本政策目标利率维持-0.1%多年。理论而言,负利率空间不能无限降低。
这意味着美、欧、日央行或将更多地运用扩表等政策工具。彭博新闻社的计算显示,到今年年底,美、欧、日央行三大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总增长将达到每月近1000亿美元。到2020年,这一峰值将有所减弱,到明年年中达到约500亿美元。花旗集团研报认为,有一股力量再次显现出来——那就是央行释放的流动性。尽管美联储坚称,这不是量化宽松,但其累计释放的流动性已经推动全球央行的债券购买额从近10年低点升至平均水平。“这种影响主要是心理上的。”美国阿默斯特·皮尔庞特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斯坦利表示,美联储正在扩大资产负债表。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莫莉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全球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