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ofo小黄车可谓处境尴尬——非但资金链的紧张没有得到缓解,就连其公司创始人也遭到了法院的“限制消费令”。
从早期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狼狈至极,不过短短三年多的时间。
唏嘘之余,必须清楚的是,ofo之所以会走到如此地步,归根结底在于接连不断的亏损。放眼整个共享单车行业,亏钱已是行业常态。难道共享单车真的不能盈利吗?我们不妨对此做个深入研究。
丰满的理想:共享单车本该是“摇钱树”
根据天风证券研究所的总结,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
平台通过募集资金,采用自主研发或半自主研发的方式,驱动自行车行业上游生产商大规模标准化地生产单车,并以重资产的方式选择重点城市投放出去。此外,通过智能锁(或机械锁+客户端),创造性地解决了异地还车的难题,在收取用户押金后,提供单车分时租赁服务,同时组织本地后勤团队维护单车的损耗。
对于一个共享单车使用者来说,下载App进行实名注册与手机绑定、缴纳押金后,即可扫码使用附近的单车,等到达目的地,锁车即完成还车,平台系统进行自动扣费。
那么,基于上述一系列活动,共享单车是如何赚钱的呢?
倘若摒弃当前满目萧然的共享单车行业,仅从理论上考虑,其主要的盈利渠道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来自广大用户的押金。
收取押金似乎已经成为共享单车行业各个平台的一种通用性选择。例如,行业的两个头部平台ofo与摩拜的具体金额分别为99元和299元,结合几千万乃至上亿的用户规模,平台就聚集了足以匹敌小型农商行的庞大资金,充满着无尽的想象空间。不过,随着行业监管的规范与完善,押金的使用方式受到限制,相应地,盈利能力也要打折扣。
第二,向用户收取租金。
通俗点说,就是谁使用谁买单。至于价格,通常是使用一次单车,付费一元。尽管金额不大,但在巨大的用户流量与较高的使用频次共同作用下,盈利空间也是值得期待的。事实上,租金也的确是共享单车平台的主要盈利点。
第三,基于大数据的增值服务。
由于共享单车内设有定位系统,故能有效收集用户的短途出行数据。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用户在平台上因使用单车而留下的海量数据将会是最有价值的资源。除了对平台精准运维提供有效指导外,大数据带来的潜在盈利点还有两个:
一来,基于“最后一公里”的骑行数据背后,正是用户的生活圈,因而共享单车平台可以与贴近用户生活的产品与服务进行整合,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进而为系统内的其他商家与企业提供大量的潜在客户并加以变现;
二来,通过数据挖掘,可以整理出能够反映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绿色出行、空间规划等领域有价值的参考报告,以此来寻求与政府部门合作的机会。
当然,除了盈利渠道外,共享单车也有不少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单车购买、日常运维、单车维修等方面。不过在以上三个盈利点面前,成本被收益覆盖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或许,共享单车平台的创始人们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骨感的现实:看似美好却是空中楼阁
然而,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远不及预想那般美好,即便曾经经历过众星捧月的高光时刻,而今也是满目萧然,就连一度身为头部平台的ofo都摇摇欲坠,理论上的美好在现实中处处碰壁:
其一,投放量的迅速扩张,让企业内部应接不暇,进而导致运营管理成本的激增;
其二,单车损坏率超乎想象,大大抬高了维修成本;
其三,各平台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大额的补贴挤占了盈利空间;
其四,诸如广告变现等潜在盈利点表现似乎并不尽人意。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共享单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