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超高清画质资源稀缺是彩电行业的硬伤,央视4K超高清频道的开通,在资源方面为用户提供了影院级的视听体验,对4K电视的销售,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激光电视技术完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室研究员宁永强团队经自主研发,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基于自主638纳米红光LD芯片的8瓦光纤耦合模块。也就是说,我国科研人员已经部分突破了激光电视最核心技术。
激光技术的完善,对提升国内激光企业竞争力、促进激光电视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除了以上事件之外,关于彩电,2018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OLED全面爆发前夕以及5G+8K。
3、OLED全面爆发前夕
被业界认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OLED技术,无疑是2018年最响亮的关键词之一。
在面板端,随着规模化效应和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OLED面板的生产良率在不断提升,同时出货量也在不断增长。据IHS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OLED电视可预计出货量年增长率在70%以上,出货额年增长率在40%以上;预计到2020年OLED电视出货量将达到520万台;此外,京东方成功研制出中国首款采用喷墨打印技术的55英寸4KOLED显示屏,也将对OLED市场造成不少的冲击。在制造端,中国也有不少企业布局OLED市场,创维、康佳等企业OLED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在消费端,越来越多的用户对超高清、大屏等电视产品需求越来越大,而OLED凭借超薄、超广视角、高色域、快速响应等特殊优势,早已俘获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心。
笔者认为,从产业上游到需求供应端,OLED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消费闭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生产价格的下降,OLED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4、5G+8K预计会带来的影响
除了OLED是今年最亮眼的存在之外,5G+8K这一组合,也让人非常看好。8K电视自诞生以来,就以其高达7680×4320的超高清分辨率,能给人带来极致细节呈现和观看画面的浸入感以及包括色域、量化级数、帧率、沉浸音频、动态范围等指标上,带给我们远远超过4K电视的观看体验而让人广为赞誉。但在内容制作以及传输上,一直跟不上它的发展速度。5G的出现,无疑给它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契机,通过5G网络提供8K超清电视传输服务,能让诸多创新业务成为可能。
未来不止在电视显示上,在工作、教育、家庭社交、娱乐安全、健康医疗、财产交易采购等领域,5G+8K这一组合同样适应,它将会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其实,无论是CRT时代还是液晶时代,电视的发展决定因素最终都是技术。无论是4K超高清频道的开播、激光电视技术完善还是OLED全面爆发或者5G+8K的到来,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如今中国彩电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技术竞争为核心的新格局,谁能玩到最后,还要看手里握着几张足够份量牌。
四、彩电行业由规模竞争逐步升级到了价值竞争
纵使技术竞争是彩电发展的核心基石,然而彩电行业要想健康发展,最终要走的是软件与硬件结合的生态模式。一直以来,谈及彩电,很多人的关注点都是在面板、尺寸大小、核心技术方面,竞争主战场也大部分是在规模竞争上;却忽略了客户端、内容服务端方面的重要性。
不过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到这方面的巨大市场,开始了对系统及运营的重视。随着智能电视软件服务和硬件服务的持续升级,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回归客厅。根据奥维云网的大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中国智能电视的日均开机率达到了40%;3月中国智能电视的日均活跃用户首次突破了5000万。而大规模的流量回归,意味着智能电视OTT市场将迎来一个井喷时期;同时反过来吸引更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到内容服务上。
在智能电视终端众多的势力竞争中,目前就酷开网络所占份额最大。据《2018年度OTT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基于智能电视平台的终端激活数量,酷开网络、海信、雷鸟三家合计占据了OTT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酷开系统累计激活数量达3100万,以18.4%的市场份额领跑行业。
毫无疑问,随着用户的回归,智能电视的开机时长持续增长以及与用户的粘性不断增加,OTT市场的规模预计会达到千亿级别,彩电行业也将由规模竞争逐步升级到了价值竞争,而这,将会成为各大企业竞争的下一个战场。
五、从双十一看电视消费需求趋势的变化
最后,回到每年的双十一,我们将透过消费需求看电视未来的趋势以及变化方向。每年的双十一,像是各行各业互相大比拼的一块试金石,和别人比,和自己去年比。今年双十一彩电市场可以引用中怡康的一句话:“量额双降,双十一增长瓶颈显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是促销力度不够?恰恰相反,今年双十一的促销力度空前。据中怡康研究显示,无论是电商平台多渠道引流,挖掘全网流量,还是开启彩电低价拼杀模式,今年的双十一彩电促销,从引流到新玩法,都比以往要强。
那为什么会出现量额双降,销售额仅为77.8亿元、同比下降17%的情况呢?其实除了消费者面对大促变得理性之外,频繁的价格战早已经打破了彩电市场正常供需平衡关系。
不过让人感到乐观的是,双十一彩电消费,大尺寸的、高端新品的销售比例大幅增加。也就是说,未来大屏的、符合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需求的电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纵观2018年彩电行业,整体来说是在规模下降,结构升级,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个样子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对于制造方来说,沉下心,练好自己的内功,才能在这诡谲多变的外部环境中生存。对于消费者来说,有机会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享受更高品质的产品,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不必太过于盲目消费,跟随大流;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合理消费,才能让自己过得更滋润。
(来源:万维家电网 海星 )
共2页 上一页 [1] [2]
彩电市场上半年依然低迷 线上零售低价刺激效果减退
上半年依然低迷 彩电市场何时走出瓶颈?
众厂商争夺中国彩电高端市场 OLED电视成收益“奶牛“
挣扎的四川长虹:彩电大王到忝陪末座 仍无业绩爆点
康佳转型之路如何走? 彩电成本上涨销量下滑
搜索更多: 彩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