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引领舆论走向的罗永浩,曾经尝试给出这样的答案:“手机厂商们都是供应链整合商。”言外之意,智能手机的竞争门槛并不高,供应链已经高度成熟,只要搞定了供应商,手机厂商只需要专注于品牌、渠道和运营。
那么也就不难解释锤子手机为什么要先做UI,时不时制造几个刷屏式的话题。参照这个逻辑,只要搞定了供应链,多一个品牌便多一个机会,多品牌战略似乎事半功倍。
或许也解释了老罗为什么做不好手机。快消品是日常性消费,十几年前的矿泉水和现在的成分没太大区别,不过是换了几次包装。智能手机却是快速迭代的品牌,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出现,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产品发布,当竞争越发焦灼的时候,哪怕技术迭代仅仅晚了三个月,就已经错过了推高销量的黄金节点。
不同于PC的工具性,智能手机多了很多时尚元素,学习快消品的营销技巧也无可厚非。可如果天真的把智能手机理解为快消品,很可能是致命的。
可能不是好生意
智能手机的多品牌战略可能并不是一手好棋,至少在市场红利末期不是。
美图、锤子、金立、魅族、糖果等被第三方调研机构归类于“其他厂商”的品牌,无不有着五年以上的历史。市场份额被持续挤压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掌舵者出现了失误,可能是产品研发走了弯路,也可能是被供应链制约……
但核心的一点,这些品牌都不是不可替代的,消费者可以轻松从头部品牌的产品矩阵中找到满意的产品。
多品牌战略的契机可能在于,中小品牌下跌的出货量已经丧失了和供应链叫板的权利,诸如元器件价格、供货周期等等。比如说魅族曾寄希望于魅族16实现“翻身”,并在产品定价上死磕小米8,结果是魅族16一直处于长时间缺货状态,在小米8进行多轮降价时,魅族在成本控制上毫无招架之力。
或许在大厂的庇护下,中小品牌不再担心供应链的问题,找到喘息的机会,却还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即投入产出比。
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意味着营销成本趋高。对于“小而美”或者新生品牌,分摊过多的营销费用,可能会影响主品牌的营收,况且消费者是否愿意为陌生品牌买单还要打上一个问号。单纯当作中小品牌经营的话,不那么乐观的销量又很难影响大的市场格局,不过是收割容量有限的细分市场罢了。
而在一系列看似利好的因素外,也隐藏着潜在的风险。比如说为了降低研发成本,一项技术创新已经被同时应用于高、中、低三个价位段的产品,水滴屏、快充、人脸识别等无不是如此,智能手机的同质化现象已然十分普遍。事实上,一些手机厂商已经出现了同一套模具,被贴上不同品牌的行为,似乎可以在短时间内提振销量,同时也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归根结底,智能手机市场的鏖战几乎不存在中小品牌成为“小而美”的环境,在被淘汰或者被巨头青睐的选择中,后者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诸如小米、OPPO等扩张品牌策略,最好的出路恐怕不是效仿华为和荣耀的双品牌战略,毕竟荣耀从小众到主流的蜕变,再到华为开拓海外市场的急先锋,都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在规模、技术储备、品牌红利等原始积累都已经完成的局面下,多品牌的窗口期已然结束。
智能手机的战场里,大品牌的厮杀仍将是主菜,小品牌只是缓和竞争态势的甜点。
来源: 品途商业评论-Alter 共2页 上一页 [1] [2] 小而美的国产手机 活不下去了 放弃小而美奔向规模化 华远地产的忧愁和激情 维思资本王刚:精准投资,追求“少而精、小而美” 巨头环伺,千亿生鲜市场“小而美”公司生存指南 达飞云贷分期服务:限额令出台,“小而美”模式受追捧 搜索更多: 小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