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跨境支付
“传统来看,一个游客出境消费,与当地企业的联系非常脆弱,购物之后基本就不会和这些海外商家有更多接触了。”腾讯殷洁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但是接入微信支付,可以用运营公众号的方式,继续和游客保持联系,产生更多的消费机会。
今年的money 20/20会议上,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同样提到,他认为目前微信支付在海外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推广:一是在中国人旅行目的地的热门国家和地区,支持微信支付购物买单;二是研发微信海外版,通过外来人员的导流,发展国内的微信支付模式。
2018年10月,腾讯就推出了针对香港用户的跨境移动支付服务,允许港元在内地支付。我们能从微信的策略看出,其未来的定位依然在依托微信社交的跨境支付;无论是微信海外版,或是国版微信附加小程序,微信支付都没有表现出形成独立支付软件或深入发展本土钱包的意向。或许做深一条路,是微信坚守自己海外份额的一种方式,但与此同时,它的对手支付宝却已悄然开启进军海外的下半场。
从华人迈向本地居民,野心意味着风险还是胆谋?
若把跨境支付比为海外支付战役中的预热,去尝试挑战根深蒂固的NFC付款习惯,发展本地支付,才是国内第三方支付巨头将面临的一场硬战。
相比于造船出海,出海造船不仅要面临付款转型的难题,更需要迎合当地法律规定,并承受当地政府与金融业的质疑与刁难。这或许也是微信付出巨大努力争取牌照出海,却在发展海外本地钱包方面退而却步的原因。
尽管如移动支付率低至20%以下的日本,已在积极鼓励数字支付;今年四月日本政府方面亦提出,将通过减税或终端安装补贴等方式提高无现金交易的速度,争取到2025年达到40%,长期达到80%。这类看似开明的扩张性政策仿佛对支付宝等出海十分有利。然而事实是,海外市场对非本土非银行直属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并不那么友好。
如在去年,日本70多家银行联合推出虚拟货币尝试抵制支付宝的入驻;东南亚各国银行推出了支付软件PayLah试图抗衡支付宝的发展;年初美国CFIUS(外资投资委员会)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了马云斥资83亿,对美国大型汇款公司MoneyGram的收购。如果这笔交易被通过,阿里将有机会连接全球35万个货币兑换点。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支付宝却依然在印度、韩国、巴基斯坦、菲律宾等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本地钱包,这样的坚持究竟是一种操之过急的野心,还是有胆有谋的野望?
我们不妨以软银集团与雅虎日本合作推出的本土支付工具PayPay作为例子。12月4日,PayPay开启100亿日元支付大回馈活动,原本这场吸引了极多日本人民跃跃欲试的活动却在短短数个小时内便几乎陷入了瘫痪。根据消息,PayPay于活动首日的当天下午12:45-13:56,就出现了连接困难的问题;到傍晚甚至有17分钟直接无法使用,部分客户遇到了重复付款、付款失败等用户体验极度糟糕的恶性故障。这一方面暴露了PayPay在技术上的问题,但也说明了移动支付在有效营销手段下,是能拥有广泛市场的。而这对支付宝而言,意味着能与其更深入合作的机遇。
展开来说,在2017年的双十一,支付宝处理的支付峰值就已达到了每秒25.6万笔,7分23秒内处理的支付交易数量就超过了1亿。而支付宝完全以轻松的姿态承受巨大的交易流量,证明支付宝在支付技术输出层面还有相当大的可为空间,而如PayPay等新兴的本土支付企业,正十分需要支付宝来进行技术漏洞的填补。同时,利用或扶持本土支付企业也让支付宝能够有效避开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壁垒,甚至获取一定的政策优惠。
近年,蚂蚁金服已先后投资印度版支付宝 Paytm、韩国互联网银行 K-Bank、菲律宾数字金融公司 Mynt,并在4月和印度尼西亚当地传媒巨头 Emtek 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支付公司。或许重视投资和结盟,能够取代各个市场逐个开拓的耗时方法,帮助支付宝快速打开海外本土支付的市场,建立起拥有自生血液的全球支付网络。
不得不承认的是,支付宝本身所积累下的技术和用户,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这是一个极其高昂的开发和用户积累成本,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投入几千亿,就能在短期内自己再造一个支付宝的。”但支付宝的模式通过投资与技术转移,完全能够被快速复制到其他国家,并通过本土的企业文化形象,让本地居民更快地接受与使用。尽管在短期内将投资的本土支付工具转型为支付宝的自有品牌会十分艰难,这种曲线救国的方案却为支付宝在海外真实扩张的野心埋下了伏笔。
“我们(微信)在中国大陆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用户,所以微信支付才能成功。微信支付的各种功能源于它在中国的流行,”微信支付国际业务主管Grace Yin在香港RISE科技会议时这样说道,“我们在外国并没有很多微信用户,所以我们应该接受的一个现实就是,为他们开发支付工具会很难。”
也许微信在海外本土支付上的战略性放弃,也是相对支付宝来说存在的技术局限性所致;或是想更稳妥一些,在出海后期再踏入这场实战。然而平心而论,在这一步棋上,支付宝确实走得更巧,也走得更远。
竞争激化还是催生共赢,海外市场将是谁的天下?
其实,从上文的分析,我们能看出微信与支付宝在出海的策略重点上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在跨境支付上坚守阵地。但是要说这种竞争是绝对的,也不尽然。如微信支付国际主管格蕾丝·殷,就不同意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之间在海外市场存在“战争”。
“当进入海外市场时,我们会互相竞争、合作……这不是战争。”
诚如此言,实际上,在海外市场,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都面临着NFC方式付款的威胁,特别是来自占据NFC支付90%份额的Apple Pay与当地银行直属开发的二维码支付的威胁。在西方许多国家,第三方支付应用被限制从银行账户划账。因而支付宝在台湾等地曾遭到金融监管部门的警告,越南也曾因为付款违规行为宣布禁用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解决当地政府的壁垒,是微信与支付宝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协同清除这方面的障碍,支付宝和微信才能有效发展第三方支付,并在竞争中推广这种支付方式,为彼此都带来宣传效应,催生共赢。
至于未来的海外市场,会是哪一方的天下呢?或许在双方站稳脚跟之后,下一局的关键还在于非华人市场。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钛媒体 作者:互联网视阈)
共2页 上一页 [1] [2]
经济日报谈盒马拒收现金遭罚:消费者有支付选择权
和包支付:以支付整合生态,携手共赢5G新时代
备付金下月100%交存 支付机构告别“躺着赚钱”
勒索病毒又来了!微信支付宝暂未受影响
二维码支付成主流 安全成发展“拦路虎”
搜索更多: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