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汽车寒冬里的“一把火”
如果一家公司连续亏损15年,一个季度烧掉14亿美金,市值却在不断上升,是不是不可思议?
讲出这个故事的公司,名字叫特斯拉。
这几年,特斯拉市值一度超越福特、通用,成为全球第六大车企,在美国仅次于丰田。甚至有人靠着特斯拉股票的分红,就足够买一辆特斯拉。
一个不赚钱的企业,市值碾压百年老店,足见人们对电动汽车未来发展潜力的看好。去年马斯克预测,“十年内,美国超过一半的新车将是电动汽车。中国的速度只会更快。”
尽管大家把特斯拉看成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但真正把新能源汽车“玩到飞起”的市场在中国。
在全球汽车行业寒冬的环境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却迎来爆发式增长。2018年前三季度,在多重政策激励之下,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46万辆和72.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3.05%和81.05%;到2020年,中国市场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突破180万辆。
如果你仔细往那条大道上望一望,会发现远比我们想象的拥挤。
《华尔街日报》统计,中国目前有487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超过100家新晋制造车企。这些新品牌往往都以智能电动车作为突破口。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像中国这样,在短短1年至2年冒出了数十家新晋造车企业,兵分多路杀入汽车行业。有网友调侃说:德国车研究如何有逼格,美国车研究如何耗油,日本车研究如何省油,而中国车研究的则是新能源。
占据百年汽车业上游的生产端也开始反思,电动化和新能源技术的转型改革之路已然确立。无论是国内的北汽、比亚迪、上汽荣威,还是日本丰田,德国宝马,都纷纷推出了主打新能源车款,日本Honda更是喊出:“2018是本田电动化的元年”。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崭新的商业世界。面对的是一个沉寂百年,最近才刚有一点点苗头被打破的汽车王国。
电动车“虚火”下的隐忧
在很多人眼中,电动车未来一定会颠覆内燃机车(目前的主流汽车)。其实,电动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的历史远比特斯拉悠久得多。
1881年,第一辆电动车就已经出现,20世纪却迎来转折。随内燃机的发明,让电动汽车被束之高阁。原因很简单,内燃发动机汽车成本更低,驾驶距离也更长。
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期间,电动汽车又热闹了一阵。90年代初,由于一系列降低排放的管制规章的出台,电动汽车再次得到发展。但是到了2003年,电动汽车出现了一次全球性大退潮,电动车生产大户通用汽车、丰田和福特宣布终止自己的电动汽车项目。电动车被看成一种商业上的失败,因为它始终没改变造价高、续航能力弱的基本事实。
直到近年,随着锂电池的开发,电动车的研发在国际上再次成为热门。2009年中国颁布《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来自政府大力度的鼓励措施,推动电动车在中国继而在全球突然异军突起。
表面上,与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车相比,电动车的技术门槛比较低,工厂中运货的电瓶车、满街跑的电动自行车,还有高尔夫球场的用车,全是纯电动,技术简单,作坊式小工厂就能做。
实际上,在中国人们往往低估了纯电动技术的难度。一百多年来,电动车潮起潮落,而困扰着电动车工程师的问题,始终只有一个——电池储能水平的提高。这方面没戏,搞纯电动车的期待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2016年50多万新能源汽车中,近33万是乘用车;而在这33万中,头部十家车企就占比超过96%,我们没有看到的是,剩下一成的非主流,以及或蓄势待发、或挺尸其上的新能源项目。
另一组数字显示,国内已公开的产能规划达到2124万辆,这是中国计划在2020年达到新能源汽车产销200万辆目标的十倍。
我们需要那么多新能源车企么?要知道,中国全年销量也才2700万上下。然而在“风口”之下的无门槛造车,更像是个资本游戏,谁都想趁台风上一次天。
可是这些造车新势力没想到,制造一台汽车到底有多大难度,不是像小米颠覆手机市场那样就可以颠覆汽车市场的。一台车动辄上万个零部件,涉及长下游几千个行业,是不折不扣的高技术高门槛智慧密集型产业,绝不是简单砸钱的问题。颠覆特斯拉、几年内和奔驰宝马平起平坐?不是简单在PPT上写两句,说超越就超越的。
著名学者、外交家吴建民说得好:“中国人不怕大风大浪,怕的是头脑发昏。”对电动车热潮也是如此。
共2页 [1] [2] 下一页
江淮召回4000余辆纯电动车 因电池存风险
小牛电动车:向往并推动人们走向美好生活
戴森创始人儿子Jake Dyson:戴森将在2021年发售电动车
特斯拉靠Model 3碾压美电动车市场
比国庆堵车更闹心的事:电动车突然没电 被大货车追尾
搜索更多: 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