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自行车由25个部件和150个零部件组成:坐垫、轮胎、框架、车轮、链条、电子锁……材质包括金属、橡胶、塑料、铝等,若是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作用,尤其是轮胎。废轮胎被称为“黑色污染”,其收回使用是国际性的难题,对环境保护造成很大的隐患。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我国实行了“禁废令”,将国外的固体废物阻挡在外,而大量无人问津的共享单车却将成为一种新的固体废物,增加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共享单车作为一件绿色环保的大好事,为何成为了令人头痛的“城市病”?“沦为垃圾”真的会成为共享单车的归宿吗?
盘活也能变成宝
“共享单车整车95%以上的材料可以重新再利用,未来可以用于家居、建材、交通工具等制造领域。若能实现有效回收,则可以促进资源循坏利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辆共享单车大约20千克,假设铝合金占80%,2000万辆共享单车产生可回收利用的铝合金约32万吨,相当于2018年3月全国铝合金产量的一半。在一定层度上可以补充铝产业未来的市场需求缺口。”
显然,废弃的共享单车仍有更多的处理方式和潜在价值,盘活了也能变成宝。
只是,目前,共享单车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由于相关管理规定滞后或者缺失,从而导致一部分共享单车沦为了城市“新型垃圾”。
追根究底,城市管理部门、共享单车企业以及消费者三方都要负责。采访中,相关专家建议,实际上,情况较好的报废共享单车,经过简单维修后也可以进入二手车市场;也可以将报废共享单车拆解后的零部件直接售卖,比如坐垫、车锁等,而且这样附加值也会高一些。甚至,共享单车运营部门可以联合生产企业,将拆解下来的零件进行重组再生产,此举不仅节省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废弃抑或过剩的共享单车会不会越来越多?中国经济网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全国多个城市正在探索对共享单车的管理与维护问题。比如,南京市为共享单车上“牌照”规范共享单车市场。8月初,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继续实行增量限制和减量调控政策。目前,全国已有约12个城市出台禁令,禁止企业再向城市投放新车。
对消费者来说,在使用中也应尽可能爱护财物,延后车辆报废时间,为共享单车的维护、回收和再利用增添更多环保可能。
总之,解决共享单车“坟场”问题,必须在政府、行业、企业之间建立“共享共治”责任体系,运用多种手段综合施策,方能解决共享单车对生态环境带来的隐患。
作者: 中国经济网 来源: 新浪科技 共2页 上一页 [1] [2] 从狂热到平静 共享单车的方向正逐渐清晰 共享单车“下半场”开赛 由乱到治存三大难点 共享单车纷纷出走澳洲:“水土不服”还是另有隐情 乱停乱放阻碍交通影响市容 共享单车亟须完善管理 英媒:盲目扩张后的中国共享单车行业急剧收缩 搜索更多: 共享单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