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余从
无人“看见”的小餐饮
正在生死线上挣扎
6天前,郑州58度品质川菜馆的冯老板,依照惯例将自己近期的商业心得录下来,分享到短视频平台。不料,这条视频一下成了他近期最火的内容,4700多个转发,将近6000个点赞。
冯老板停车时即兴录的,他说:“给大家吃个定心丸啊,就是我们最近生意特别差,差得让我怀疑人生。昨天实在忍不住了,我就给我身边五六个平时生意特别好的朋友打电话,问问他们生意咋样。一问哈,都差!都差!”
冯老板说这些话时是一幅开心的模样,一直露出8颗大牙的饱满笑容,“哈哈哈哈说明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大家一块差一块幸福啊,所以大家也没必要发愁”。
评论区一位同在郑州的火锅老板表示“看了你的视频,我好像也平衡了”,一位安徽的老板表示“自从降温后,店里简直没有生意,听你这样讲心里好多了”。
国庆假期后,餐饮行业进入淡季,日子难捱成为不同区域、不同品类餐饮人近两个月共同的心声。
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餐饮企业共吊销105.6万家。
存续的餐饮企业中,很多也是在咬牙坚持。一位在温州经营川菜馆子的老板表示:10月生意就很惨淡了。11月开头,生意差到不想理店。还在坚持,就是因为马上过年了,总不能回村过年让别人议论。
和众多小餐饮人亲历的苦涩形成反差的是:餐饮行业稳步复苏的大盘数据。
据11月15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0月份餐饮收入4800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05亿元,同比增加18.0%。1-10月份,餐饮收入41905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0941亿元,同比增长18.8%。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头部餐企的财报数据也非常好看。
上半年,海底捞多项经营数据同比大幅提升,取得营业收入188.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24.6%;净利润22.6亿元,创上半年业绩新高,已接近2019年全年净利润。
今年前8个月,西贝营收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创始人贾国龙预估本年度整体营收也会超过2019年的62亿元。
星巴克发布截至2023年10月1日的2023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在中国市场,星巴克2023财年全年收入30亿美元,同比增长11%。
今年餐饮行业整体处于“弱复苏”的态势中,具体表现出不均衡、有温差的现象。为什么弱复苏不均衡的部分,会体现出大企业特别好、而小餐饮更难了的局面?
头部餐饮向下
“小餐饮”面临着更大压力
在分析原因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小餐饮”。这里的“小”指的并非是门店面积小、用人规模少,而是指品牌开店数量少,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品牌势能。
如,只开了一家店,但占地面积四五百平的火锅店、烧烤店是小餐饮;再比如开在学校和社区门口、在饭点会大排长队的是小餐饮;当然,还有那些本身就以较低的成本入局,抱着用“开店”代替“上班”,开出典型“小店模型”的也叫小餐饮;甚至搞一个小推车,扯块布写上品牌,也算得上小餐饮。
眼下,这些小餐饮正在面临着“生死之困”。
他们的头顶,是赛道大连锁品牌价格的不断下压,他们的脚底,挤入了更多新入局的从业者。小餐饮的生存空间正在被一点点蚕食。
先是头部向下,“小餐饮”面临着更大餐企给到的压力:
这里以几个头部品牌的典型案例说明。
海底捞在人均120元的时候,周边许多人均70元、主打性价比的火锅店,因为其客群定位的不同,还有生意能做,部分生意还不错。
现在,海底捞便宜了,财报显示,2018年,海底捞突破100元客单价后,2020年最高涨到过110.1元,后又一步步降价,2023年上半年回落到102.9元。同时,海底捞在今年9月份还开出了人均70-80元的火锅子品牌“嗨捞火锅”。
嗨捞不卖服务,卖性价比。有着海底捞“嫡长子”身份,从一开始便备受关注,有海底捞做背书,再加之高性价比,生意不可谓不好。
一方面是海底捞本身的降价、另一方面还有更具价格优势的子品牌竞争。当卷服务的海底捞开始卷价格,原本价格带的火锅店生存空间便会更加稀薄。
快餐也是同样的道理。
西少爷在今年打出了“全线产品降价”的口号,原本价值40元的套餐“面+馍+饮”/“粉+馍+饮”在降价后只用19.9元;还有麦当劳推出的“10元吃饱套餐”、“自带杯咖啡免费喝”等活动;肯德基推出19.9元“汉堡+薯条+可乐”的OK套餐……
当大连锁餐饮品牌价格下沉到20元以内时,消费者大概率不会去门口的小店吃15块钱的盖烧饭了。
头部品牌可以利用自身多年建立起来的供应链优势,凭借品牌的大规模去牺牲一定的利润走量。餐饮品牌财报对于“品牌牺牲利润走量”这一点有着更直观的体现,即利润没有随着销售额的上涨而有很大的波动。
内参君在之前的文章中就阐述过这个观点:“当肯德基都开始做下沉的时候,原来那些下沉市场的品牌又该怎么办?”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