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餐饮为例,直营品牌如果无法建立18个月内回本的稳健“单店模型”,那么整个项目就会缺乏吸引力;
-直营、联营、加盟三种模式实际上是品牌对于门店的控制力逐渐削弱,直营追求的就是单店模型的强控制力,会不断评估单店经营表现并以分级,确保C类单店被及时优化;
-大部分连锁品牌的成长都呈现出很明显的阶段性,资本通常会在规模达到10家门店以上选择进入,因为此时才能足够清晰地判断有没有成熟的单店模型,能够把“人、钱、事”勾稽起来。
“但上面说的都是单店模型,单店估值没有意义。”陈辰强调,“即使我们在一个品牌只有1家门店的时候投了10亿,也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团队的品牌管理能力、它的供应链和他的品牌规划能够支持(项目)跑多大,不能说这1家店的估值就是10亿……除非是自然人间的股权流通,走一个纯粹的单店股权分红概念,投资人通常不会进的。”
“可能,就是为了炒作吧”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在价值层面上否定了“单店估值”,也对其出现的原因有着类似的理解。普遍认为这项数据最大的价值就体现在“发布”的那一刻,因为它本质上其实是一个“策略”或者“工具”。资深媒体人韩云就认为“单店估值”可以避免一个品牌在进行‘全方位估值’的过程中“被拖累”:“就像厂里评选劳模一样,单店估值其实就是在评选整个矩阵里的劳动模范,对于品牌方来说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于消费者、普通加盟商、投资人来说多少会有些偷换概念。”
陈辰提出了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从投资机构出发,如果资金要进单店那一定会成立一个专项基金。很多机构对于早期项目有很高的预期倍数,比如至少要翻5倍、翻10倍,这只会在顶部品牌资本溢价实现。而进单店的专项基金,会更类似于一个固收基金,底部追求的是商业价值。在这个情况下,机构才可能会提到单店估值。”
另一种情况出现在品牌扩张阶段。基本逻辑是:由于品牌需要起量、增加规模,与此同时占比不到51%联营单店将无法并表,很难计算在整体规模之内,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方往往会溢价回购联营方拥有的股权,进而抬高了单店估值。“怎么讲,传统机构还是有点看不起联营、加盟,觉得是割韭菜,有道德风险。直营才能拿到一个更好的整体估值。”
铁头的Leader经常会在脑暴会上提到一个咖啡品牌“加饮”。2022年2月,加饮在拥有8家门店的情况下完成了“千万级别的融资”,创始人“大表哥”似乎对此津津乐道。他运营着一个拥有1.5万粉丝的抖音账号,最近发布的五条短视频都选择了用“黄底黑体”突出内容主旨,依次是:开咖啡店败家吗、一个咖啡店值五千万、开一个咖啡店花2000万、10块钱咖啡万亿市场、瑞幸不值100亿——字面表达的情绪与他们的品牌定语“治愈系咖啡馆”“TAKE IT EASY”大相径庭。
追求“单店估值”似乎很难和“炒作”完全解绑。我花了几天时间分别用“单店”“模型”“估值”作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里寻找相关评论,百家号上某篇相关报道的评论区里有两条留言备受热捧:“等着吧,市场总会冷下来!”“炒作!本来就是赚了快钱!”
如果再根据从业经验刨除“PR软文”的干扰后,只能找到“7-11”愿意“间接”地把这件事变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在7-11的连锁管理体系里,“巡店督导”这个角色被赋予了很高的权重。日常需要检查门店的门面、卖场、商品陈列等经营状况,扮演加盟店主的顾问,对经营计划、销售预算、销售利润等提出建议,他们的一项重要职能是“通过巡店发现单店在经营过程中的特别之处”,反馈到每周定期举行的FC会议上,探讨其推广的可能性。这一机制目前已经稳定运行超过40年,督导参与的FC会议人数超过了2500人,为此甚至有过颠覆性的自我定义:“不是一家零售公司,而是一家培训咨询公司。”
我无法确定这样的差异是否又是一次典型的“简中互联网式双标”。于是在后来的采访过程中,我试着把这个观察分享给了陈辰,想听听他如何理解7-11寻找“单店尖子生”的行为,与追捧“单店估值”的差异。
陈辰稍微思考了一下:“我觉得大部分人不具备经营能力,有些人只希望拥有一家咖啡店,但有些人却需要这家店来养活家人。”
(文中铁头为化名)
来源:投中网 蒲凡
共2 页 上一页 [1] [2] 第1页 第2页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