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时间里,“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被曝解散、欠薪、裁员、关店。
7月28日,有消息称,每日优鲜融资未能交割成功,公司宣布解散,并开始以各种方式裁员。
次日,有媒体报道称,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否认跑路传言,公司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所有高管全部在北京。报道称,徐正一直在寻找新的融资,也在试图寻找买家,正在努力寻找出路。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每日优鲜全国所有门店均已闭店,各城仅保留有次日达业务云超特卖。
雪上加霜的是,从年初开始,陆续有供应商爆料被每日优鲜拖欠货款和押金。背后也反应出每日优鲜的经营困境。
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分别净亏损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2021年年报至今未发,据其此前预计,2021年净亏损可能超过37亿元,以此计算,4年累亏损或超过100亿元。
昔日融资近100亿元的资本宠儿,如今面临退市风险,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弃儿。7月28日晚间,每日优鲜美股盘前跳水,一度跌超40%。数据显示,从上市至今,每日优鲜股价从高峰期的近百美元跌至7月28日收盘价0.135美元,总市值暴跌98%,超过30亿美元凭空蒸发,市值仅剩下3186万美元。
极速达业务全国关停,拖欠供应商货款
7月28日,一段疑似每日优鲜内部的音频曝光。这则音频中,每日优鲜被曝出清退大部分员工。同日,多地用户发现,每日优鲜首页出现置顶公告,称配送时间最快为次日达,每日优鲜正式变成“隔日优鲜”。
对此,每日优鲜工作人员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
截至今年6月底,每日优鲜在全国13个城市有前置仓站点,随后3天内连续关闭了9个城市业务,到了7月28日,每日优鲜极速达业务全国关停,各城仅保留次日达业务云超特卖。
取消极速达送达服务而保留次日达,意味着每日优鲜将不再需要在各大城市开设大量门店以确保配送网络,而是仅需要在省会城市设立仓库,就能够基本实现次日送达。
长江商报记者尝试在每日优鲜APP上下单,并使用了多个地址,但到了支付环节,会显示“抱歉,本单购买的商品在当前地址下无货。”联系客服,也是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陆续关店,每日优鲜的用户也开始急速下滑。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每日优鲜APP今年4月的活跃人数达到最高点的1357万,到了6月,活跃人数为807万。两个月时间数据锐减550万,退回到了2020年的平均水平。
每日优鲜于2015年首创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一度引领行业。这种模式是把平台上的商品提前储备于用户居住地附近1公里-3公里内的前置仓里,解决生鲜到家最后一公里难题。在2019年,每日优鲜业务覆盖约20个城市,最高峰时拥有约5000个前置仓。
但随着门店的不断扩张,前置仓这种高履约成本模式的烧钱弊端暴露无遗。每日优鲜CFO王珺曾公开表示,在公司已经全面盈利的背景下,每年仍需要8亿美元的外部资金用来布局前置仓以及研发等。
每日优鲜面临的资金问题已显而易见。从去年年底开始,每日优鲜回款出现问题,目前供应商端拖欠的金额超过八位数。
每日优鲜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消息不是第一次传出。根据每日优鲜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每日优鲜尚未支付的供应商欠款为16.52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加34%。每日优鲜的供应商除了生鲜食品相关供应商之外,还有外包配送公司和营销服务提供商。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生鲜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