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电诉宝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数据显示,叮咚买菜2021年因商品质量、霸王条款、订单问题、售后服务、网络欺诈、虚假促销、退款问题、送餐超时等原因遭到投诉,其中占比最高的便是商品质量和霸王条款。
三年亏损115亿股价累跌近80%
“叮咚买菜”创立于2017年5月,致力于通过产地直采、前置仓配货和最快29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模式,服务范围覆盖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苏州等城市。
自成立至去年6月赴美上市以来,叮咚买菜已经进行11轮融资。其中,仅去年披露融资金额就达到了14.4亿美元(约92亿人民币),背后不乏软银集团、今日资本、红杉基金等知名机构的身影。
业绩上,叮咚买菜增长迅速。2018-2020年,叮咚买菜GMV(交易总额)从7.42亿元暴涨至130.3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9.2%。
在高昂的履约成本及营销费用等因素影响下,叮咚买菜仍深陷亏损。2019-2021年,叮咚买菜净亏损金额分别达到18.73亿元、31.77亿元、64.2亿元,三年合计亏损约115亿元,且亏损幅度逐年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叮咚买菜第一个服务的城市上海,已于去年12月份实现了整体盈利。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12月,上海地区叮咚买菜每单毛利率在28%以上。
事实上,整个生鲜电商都面临着盈利难题。目前国内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100家左右盈亏平衡,亏损占到95%,其中有7%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
上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第7批“中概股预摘牌”名单,共11家企业,叮咚买菜名列其中。
面对退市压力,叮咚买菜方面回应称,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保护股东利益,公司将继续遵守相关适用法律法规,努力保持在纽交所的上市地位。
从去年6月29日风光登陆纽交所,到被列入预摘牌名单,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叮咚买菜股价已累计跌掉近80%,市值也由上市首日的56亿美元大幅缩水至不足11亿美元。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江楚雅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叮咚买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