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这一特殊环境背景下,外卖、预制菜都极大地解决了消费者生活上的难题。众人尝到了预制菜方便、快捷的“甜头”,这打消了很多人此前对预制菜口味、口感的疑虑,从而也瞬间打通了预制菜产品和消费者间本需要多年才能构建好的“沟通”桥梁,无意中也让预制菜快速完成了消费者教育。
如此看来,预制菜在这个春节的爆发,可以说是生产端、供给端、需求端,社会消费习惯、话语权转移、疫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2年或是预制菜发展关键期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刚走过消费端发展元年的预制菜,在2022年将迎来风口?
不可否认,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预制菜确实可能会走上高速发展期。
一方面,后端供应链、生产链,已经因为餐饮标准化、连锁化日趋成熟;另一方面,B端餐企、C端大众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强需求,无论大餐企、小门店,预制菜、调料包的占比也必将越来越大。要知道,预制菜是已经存在并发展多年的赛道,而当C端真的发展起来时,这个赛道就将迎来彻底的爆发。
经过疫情和春节的叠加,预制菜确实也获得了最好的消费者教育机会。有供应,有需求,并有了群众基础,加上资本的高度介入,预制菜基本集齐了高速发展的要素。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预制菜不管是在B端的餐企供应,还是C端的大众市场,从食品安全、口味、储存与口感的矛盾、营销等方面,或许还需要更多时间。
就拿年夜饭预制菜来说,市面上同品类的价格从200-1000元不等,甚至还出现了9块9包邮的“水货”,价格相差悬殊。
这也反映出目前预制菜市场相对混乱,一个鱼龙混杂的局面。这对一个新兴的市场来说,过多的“劣币”很可能会让刚接触、抱着尝试心态,或是正在观望的消费者失去信心,导致市场萎缩。
同样会导致这一结果的还有食安、储存与口感的矛盾问题。
预制菜,长时间储存是必要条件。为了满足这一条件,是否会有生产商通过添加剂,或其他非常规手段提高保质期?而在市场刚起步的时候,在鱼龙混杂的阶段,这样的情况似乎无法避免。而对几乎无法确认生产流程的消费者来说,这更是一个巨大隐患,会成为消费者的消费门槛。
而且由于这是预制菜爆发的第一个春节,不少消费者都抱着尝试的心态购买预制菜。消费者是怎么看待预制菜的?预制菜是否能达到他们对菜品的要求?他们是否会复购?这些问题都还需要时间和市场反馈来确认。
也就是说,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才能真正确认消费市场对预制菜的态度;才能初步勾勒出更准确的市场体量,也才能进一步判断预制菜赛道上的参与者,从品质到体系是否已经准备好起飞;才能确认市场是强烈的真需求,还是追求新鲜感的伪需求;接下来会是未来餐饮的重要形态还是泡沫。
这一切,极可能在2022年找到答案。
从供应端、需求端、资本端来看,我们似乎都可以说,预制菜正在迎来风口。而在预制菜的发展路上,餐饮业其实还有很多课要补。且让我们再给它多一点时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来源:红餐网 陈漠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预制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