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市场所示,如果没有疫情,社区团购恐怕早就“凉凉”。
而随着互联网巨头的介入,社区团购意外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撑,GMV和渗透率突飞猛进,当下的北京社区团购市场也将开启新一轮的角逐。
而“前浪”们松鼠拼拼和食享会的“失利”,也不禁引发深一层的思考:社区团购在北京的失利,究竟是市场水土不服,还是提供买菜服务的商家太多,竞争太过激烈?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曾对社区团购有过这样的评价:这个行业的逻辑很简单,也是成立的,但这个模式只有对二三线城市的顾客才有吸引力。
进一步解释,社区团购之所以能起来,就因为经营模式很健康,一次性把一个小区客户的订单拉到一起去,省掉很多成本,这就是让利。以前电商很难赚钱的主要原因,要一个一个客户发货,物流成本很高。另外,平台几乎不用花钱获客,让团长在本地获客,再最后进行分发,让部分的利益给团长。
其实,社区团购的核心模式,对于陷入流量饥渴的新老巨头来说,自然是不容错过的时间窗口,可如果“过于贪心”得将手还伸向一线城市,恐怕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一线城市是否适合?
近期,对于为什么北京市场没有社区团购的讨论越来越多,就像过去讨论为什么北京的便利店数量少一般。
首先,社区团购的模式究竟是否是北京居民所需要的?在北京生鲜市场,“次日提”是相当忌讳的字眼,实效性无法保证就算了,还要自己去提。
多年盘踞在北京地区的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盒马以及京东到家等平台,已经把北京的消费者“惯坏了”,它们曾争抢的是比半小时要快1分钟的极速送货上门体验,在这项业务的培养下,消费者对时效性要求极高。
而这背后是强大且完善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的支撑。
除了速度之外,生鲜电商其次比拼的就是质量,退货率和复购率是在这场战争中能否站住脚的关键因素。有调查数据显示,北京的用户对价格并不敏感,但对送货时间和货品质量非常在意。
在这两大特点之下,社区团购以“性价比”的打法显然无法击中消费者,再何况还要消费者自己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事情,这样的体验,想要让消费者“买单”恐怕不易。
互联网巨头以社区团购进入一线市场可能得不偿失,因为互联网巨头在意的是“流量”、GMV,但北京市场的消费者可收割的流量已到达了天花板。
以社区团购的模式进入,不仅要斥巨资构建仓配和供应链的基础设施,还要组建当地团队运营,这些成本想要从“块儿八毛”的客单价中获得,并不现实,况且还要分佣金给团长。最终,不但可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还要赔个“底儿掉”。
另外,在这片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北京目前对防疫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相当严苛,社区团购涉及的供应链环节众多。
举例来说,如果选择货车运输到各个自提点,都不现实,因为北京五环内的白天不允许有货车进出,这么一条简单的规定,就需要将履约时效甚至物流成本等拉高。
尽管如此,社区团购大战依旧会在北京上演,这是互联网巨头要走的一步棋,也是革竞争对手命的一步棋,是对彼此在用户、供应链、物流等多方面的考验。
其实,也并非是要扼杀社区团购进入北京市场的念头,毕竟过去定位下沉市场的拼多多,经过数百亿补贴,也将一线市场的部分消费者收于麾下。
社区团购这个备受关注,又屡遭质疑的赛道上,在上一次的浪潮中,留给北京市场的是一地鸡毛,而如今,同样的游戏换了玩家,不知是否还会延续上一次社区团购的结局呢?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配方,即便在不同人的手里,也很难有不同的味道。
来源:灵兽 作者: 十里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社区团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