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不止美团,京东、饿了么同样对会员“杀熟”

  去年3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关于大数据“杀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很普遍。

  多次出现,却又屡禁不止,大数据杀熟为何难以禁止?

  一个客观事实是,大数据杀熟很难被发现。大数据杀熟技术原理是,通过平台收集的海量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精准识别。对消费能力高、消费意愿强的用户展示更高的价格,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互联网公司早期用过高的价格去补贴市场,后期往往有收回成本或者追求高利润的冲动。”游云庭认为,这种冲动下,有可能会出现大数据杀熟的事情。不过,企业是不会自己承认杀熟的。

  《电子商务法》规定,针对消费者个人特征提供商品、服务搜索结果的同时,要一并提供非针对性选项,通过提供可选信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明确违反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可以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屡禁不止的难题

  今年11月10日发布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也特别提到了大数据杀熟。征求意见稿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可能会基于大数据和算法,对新老交易相对人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或者其他交易条件。不过,征求意见稿也规定,如果平台经营者是针对新用户的首次交易在合理期限内开展的优惠活动,则可以不被认定为差别待遇行为。

  游云庭告诉记者,如果在反垄断法下执法,政府是有权利审查大数据杀熟的,可以要求企业自辩。审查的难点在于,如何认定企业是否大数据杀熟,“需要政府有数据审计能力,这是一个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国内能做这件事的机构不超过10个”。

  目前,上过热搜的涉嫌大数据杀熟公司,无一例外,无一承认。

  对于用户,如果认为自己被大数据杀熟,也有起诉的权利。不过,一般起诉期会很长,费用较高,并且用户需要调查取证,一般也没有这种能力。游云庭告诉记者,用户现在最高效的办法是向政府部门举报,再由政府去调查。

  “下一步政府如果想去监管这件事情,可以采购第三方会计事务所的资源,来对互联网公司进行数据审计。大数据杀熟不是主观判断,用事实查出来程序设计和数据设置的确有问题,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目前,国内尚未出现大数据杀熟相关的判例。游云庭认为,即使政府部门审查或处罚,也很难杜绝此类事件继续发生,“被抓住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这种情况应该会一直出现。”

  来源: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

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杀熟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