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二手车依然是一门好生意,二手车电商同样大有可为。尤其在后疫情时代,随着政策的全面开放,线上线下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以及用户和车商对在线交易接受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二手车电商的整体处境,在“因祸得福”之后又有了明显改善。
毕竟二手车电商背后的二手车市场,已有近万亿规模。并且,二手车电商行业格局当前依旧相对分散,在主流的B2C模式之外,仍有有B2B、C2B等各类玩家在市场中活跃。瓜子创始人杨浩涌说,“竞争对手们只能折腾折腾”,现在看来这个论断还是太过乐观。
当然,二手车电商的乱战,确实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现在伴随着国内二手车信息渠道、物流渠道的进一步打通,以及金融、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更加成熟,二手车市场效率将会进一步提升。这也意味着,在进一步消除信息不对称,增强二手车异地流通之后,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二手车电商赛道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一波重新洗牌中,二手车电商行业迎来了一次重排座次。旧有的秩序被打破,新旧交替之际行业在嘈杂中更显繁荣。不过这个过程注定不会太长,也许不用过太久,我们就可以见证二手车电商大战的终局。
二手房电商竞争升级
二手房电商关联的二手房市场,无疑是二手经济的重头戏之一。数据显示,在2019年,二手房市场总交易金额超过6万亿人民币。近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放缓,房产交易的重心逐渐向存量房(二手房)交易领域转移,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二手房销售套数占比已经超过一半。
二手房电商背靠数万亿级别的庞大市场,当然少不了龙争虎斗的戏码。经过数年大战,二手房产流通领域本已形成链家一家独大的寡头局面,但电商巨头们的逐步深入,却又让二手房电商市场格局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近两年二手房电商市场最大的变化,概括起来就是房产巨头的电商化,以及电商巨头深入搞房产。两者同时进行,进军的速度也都越来越快。
2018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当年4月,链家推出贝壳找房,以开放平台模式强攻线上市场;同样是在2018年,电商巨头纷纷加码二手房市场,比如苏宁易购上线二手房买卖业务苏宁有房,京东房产宣布正式上线二手房业务。
两年多来,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又进一步通过电商直播深度切入房产流通市场,对房产交易龙头贝壳找房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强。为了应对这种来自电商巨头的挑战,贝壳找房持续下调交易佣金率,二手房交易佣金率已经从2018年之前长期坚持的2.50%,一路下调至2020年Q3的1.54%,这直接导致贝壳找房二手房业务营收占比显著下滑。
因为在房产交易市场缺少直接竞争对手,贝壳找房本来享有非常惬意的竞争环境。但电商巨头的们疯狂跨界,让贝壳找房稳固霸权平添了许多波折,以至于现在依然不敢有丝毫松懈,甚至不得不坚持亏损烧钱以换取规模的战略。
当然,对于二手房电商行业而言,多一些竞争并非坏事。激烈的良性竞争,反而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持续进化。
互联网消费新变革
移动互联网从兴起到成熟,连接起互联网消费的新变革。在2008年前后的初始兴起阶段,促进了电商的繁荣发展;在2015年前后的高速扩张阶段,刺激“共享经济”等诸多新经济模式进入一轮爆发期;到现在的成熟阶段,伴随线上线下基础设施成熟,二手商品残值交易生态逐渐完善,二手经济迎来高速增长。
从二手服装鞋包、到二手数码家电、再到二手奢侈品、二手车、二手房,二手经济是围绕存量资产进行的一种交易,通过对物品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商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利用效率,进而产生了价值,本质上属于残值交易。
二手交易生态搭建中最大的难点,就在于需要让非标品交易贴近标品交易。这需要构建起一整套诚信可靠、估值准确、保障完备的服务体系。
当前各个领域的二手电商领导者们都在努力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信任、加强监管、完善保障,这也有助于带动二手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闲鱼加强整治社区生态,到贝壳找房坚持推行“真房源”,在各自深耕的二手电商领域中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事实上,二手经济的充分发展也是社会发展成熟的一项重要标志。以美国为例,2019年中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可闲置物品交易规模中国尚不足美国一半。在闲置物品交易规模方面美国较中国显著更高,表明美国的商品价值释放更充分,社会闲置资源利用也更充分。
后疫情时代,推动二手经济加速发展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在促进大众就业、社会闲置资源利用、提振整体经济进一步复苏上,二手经济都可以做出更多贡献。
来源:刘旷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二手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