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新零售定义为存量时代的必然和趋势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很深的行业底层逻辑的。
无论是改造对象的转变上,还是在底层驱动技术的迭代上,抑或是在供求两端的再平衡上,新零售暗合了存量时代的发展逻辑。
认清了新零售时代的这种内在必然,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属于新零售自身的发展路径,而不仅仅只是照搬照抄电商时代的发展模式。
新零售的存量时代发展新逻辑
站在存量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探究新零售时代的发展模式或许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同样地,站在存量时代的视角来看待新零售,我们同样可以避免走弯路,而是真正找到符合这种内在趋势的全新发展逻辑。
新零售必须以B端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存量时代以B端用户为改造对象的现实,决定了新零售必然以B端用户的需求为导向。
同C端用户关注获取产品和服务的方便和快捷相比,B端用户更加关注的是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方便和快捷上。
如何满足B端用户的这一需求,才是新零售玩家真正要做的事情。
赋能和改造,是新零售玩家达成这一目标的切入点。
无论是赋能,还是改造,都需要新零售玩家投身到行业实际运作过程当中,通过把自己看成是行业的一份子,了解和掌握B端用户的真实需求,并且去满足B端用户的这一需求来达成投身到新零售的目标。
新零售玩家将自身看成是行业的发展一份子仅仅只是开始,找到赋能和改造的方式才是关键。
在我看来,对于B端行业赋能和改造的方式是通过新技术的方式来实现。
我们看到的数字化的赋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数字化赋能的深入,特别是随着衍生于数字技术的区块链、AI等技术的成熟,数字化赋能将会逐渐变得深度和完善,对于B端行业的改造同样将会变得深入和全面。
新零售必须以相关产业的深度改变为基础。正如电商是增量时代的商业模式的集中体现一样,新零售是存量时代的商业模式的集中体现。
所以,很多玩家仅仅只是把新零售当成是一个孤立的行业类型来看待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我们在寻找新零售时代的发展逻辑时候,必然要正视新零售与上下游之间的深度联系,并且以相关产业的深度改变为基础,从而让新零售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关产业深度改变之后的一种顺理成章。
以阿里为例,从表面上看,阿里巴巴在将新零售当成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实质上,阿里巴巴其实做了不少新零售相关产业的深度布局。
新物流、新金融、新制造都是作为新零售的配套来出现的。
所以,对于新零售的玩家来讲,我们并不能够仅仅只是将新零售孤立起来看待,而是要更多地关注新零售的上下游,通过上下游的改变来促成新零售时代的来临。
简单来讲,就是新零售的实现必然是上下游相关产业的深度改变为基础。
新零售必须以新的商业模式(非平台)为注脚。在增量时代,C端用户对于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和难题亟待需要撮合和中介的商业模式来解决,平台型的商业模式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当存量时代来临,C端用户不再被信息不对称做困扰,他们面对的是海量的信息和资源,如何确保他们在这些海量的信息和资源当中快速找到心仪的商品和服务,如何满足他们的消费升级新需求,成为新零售玩家们必然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在信息和资源极大丰富的大背景下,无论是C端用户,还是B端用户,撮合和中介都不是他们的痛点和难题,因此,平台型的商业模式在其中扮演的功能和作用其实是在减弱的。
在我看来,未来的商业模式一定是非平台的,共享的、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
在这样一个商业模式下,新零售玩家要做的是如何将共享的信息和资源高效对接,如何将共享的信息和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化的问题。
因此,如果我们寻找存量时代的新零售的发展逻辑的话,那么,以非平台的、共享的、去中心化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必然是未来商业模式的主流。
从这个逻辑来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S2B的商业模式或许仅仅只是新零售时代商业模式的萌芽状态,随着人们对于新零售认识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新零售发展的成熟和完善,S2B的商业模式必然会被非平台的、共享的、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所取代。
结语
正如电商是增量时代的产物一样,新零售是存量时代的产物。
这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层次逻辑的。
深刻理会这种底层逻辑,并且找到实践这种底层逻辑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我们才能真正将新零售行业从理想带入现实,所谓的新零售才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可以在商业上进行实践的新事物。
来源:辉常观察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