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红利有待释放
外卖是一门年轻的生意,饿了么一直自诩“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有消费者调查显示,外卖消费最为集中的两个年龄段为18-25岁、26-30岁,占比分别为36.1%、22.5%。也就是说,90后是外卖最大的消费群体,占比超过50%。
从用户群体年龄分布上来说,饿了么确实更“年轻”。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4岁及以下用户在饿了么平台占比高达65.27%,美团外卖上则占比52.59%。
但疫情倒逼行业数字化升级,彻底改写了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格局。
更多场景正在从线下迁至线上,消费者的用户画像也在发生改变。饿了么数据显示,疫情以来,60后用户人群消费迅速增长,在线上买药、超市、买菜领域均实现成倍增长;80前(40岁+)用户人群数也快速增长,同比增速在所有年龄层中最高。
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与生活有关的一切都在拥抱线上。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何大勇表示:“这些转变很有可能是永久性的,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涟漪效应’。”
行动迅速的互联网巨头们已经扎堆布局。除了美团、饿了么这两张老面孔,流量新贵抖音、快手也加入战局,就连已经出售了外卖和本地生服务平台业务的百度也想杀个“回马枪”。
而提前完成布局的美团已经一骑绝尘,坐拥4.5亿用户、620万活跃商家、近400万骑手,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已经形成了难以撼动的竞争壁垒。Trustdata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团外卖平台交易额以67.3%的占比稳居行业第一名,而饿了么的占比仅为26.9%。
阿里也意识到,只依靠饿了么、口碑,已经难以和在本地生活深耕多年的美团抗衡,开始拉来整个生态成员跟美团“打群架”。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2019年6月,当接受采访时被问及“饿了么美团之间的决胜点会在哪里”,饿了么CEO王磊明确表示,“分存量没有意义,阿里要做的是赢增量”。
“从送外卖到送万物”,饿了么试图通过拓展业务边界挖掘增量。王磊表示,饿了么“入淘”,因规模、系统原因,历时时间有点长。在饿了么融入经济体、打通集团内部各种资源基础之后,目前融合红利开始慢慢释放。
但小明表示,从目前的流量上,并没有看到太多所谓生态协同效应。现在饿了么的订单中,只有30%-40%是来自于支付宝的导流。而在这一点上,作为一个中心化平台的美团App优势更加明显,所有本地生活服务的流量都汇集在一起无法分割。
阿里想以多端多出口的形式,形成组合流量的最大化。小明认为,这个策略能不能实现还要看具体的制度安排。“主要是看能不能落实到考核上,就是把给饿了么引流的数量变为一项考核标准。”
“如果能够互相导流,形成一个生态闭环,情况就不一样了。”
结语
成立12年的饿了么已经不再年轻,它承载着阿里下一个20年的“野心”。
深基础、大体量、强生态,是阿里经济体的优势基因,但并不是生态中的所有物种都要复制淘宝的发展路径。其实用户的核心需求可能只是想点个餐、打个卡、扫个码。
饿了么应该适当做减法,把精力放在用户真正关心的优惠和体验上。
就像6支宣传片中展现的:要颜值高的小哥哥来送,有感情地念祝寿贺词,在外卖单上画笑脸,给偷吃夜宵的用户送餐时不按门铃、以击掌为号……
参考资料:
1、《饿了么“红包改版”被骂 到底在搞啥“幺蛾子”?》,运营研究社
2、《2020本地生活行业报告》,中国饭店协会、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3、《饿了么“拖住”美团的新方法》,何寒秀,零售老板参考
4、《饿了么“完美生活圈”:阿里服务业数字化新节点》,王如晨
来源:亿欧网 顾彦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饿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