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是用户行为的表征,在互联网行业中,几乎被视作“能源”。
在中国互联网二十多年的浪潮中,每当总结成功的商业案例时,人们频繁提及流量一词,这造成了一种错觉,好像手握流量就可以无往不利。
到这几年,“消费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用户增长降速,获取成本升高”的观点盛行,流量的地位被进一步抬高。事实上,将大企业的成功都归因为流量充沛,是对它们商业模式的曲解。
其实,流量和流量也不一样。用户有不同需求,因而流量价值便有高低之分,打发无聊时间产生的流量与抱着需求主动产生的流量,本来就不是同一种流量。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把流量比作铁矿石,收入比作钢铁的话,铁矿石品位的高低对于最后钢铁的产出和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01
获取流量的方式有很多。社交可以获取流量,内容可以获取流量,基于购物、外卖、出行这些需求,也可以获取流量。
然而,客观地说,在这个市场上绝对体量最大的流量的确是内容流量。从门户到微博,从长视频到短视频,所有玩家都是通过优质内容或互动获取流量,只要用户消费时间,平台就能得到流量。
然而,内容化流量的变现渠道却十分单一,几乎只有广告一途。
然而,广告这个模式却有着天然的瓶颈。短视频内容承载量有限,在内容中插入广告或者增加广告密度会造成体验下降,这意味着平台没有办法把全部流量通过广告实现商业化变现,只能够保持相当的克制。
就连全网的“流量王”腾讯,在微信的商业化上也小心翼翼,张小龙每天都在警惕微信的过度商业化,因为他知道,一旦商业化影响了用户体验,平台也就完了。
02
广告容量的天然瓶颈,让单纯的广告模式,很难满足内容公司的野心。
腾讯的选择是,把流量导向游戏,通过这个商业价值高的下游来实现高收益。
然而对于后来者而言,游戏这个赛道的进入门槛太高,于是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领域,那就是电商。
但是很多玩家没有搞清楚一件事,电商固然离不开流量。但并不是有了流量就能做好电商。直播带货这件事,本质上是商业,而不是直播。
对于“流量富翁”而言,进入电商市场会面临两个巨大的挑战。第一,相较流量,电商这个生意本来就是相对更重的,如果不能够有更丰富的货品供给,有完善的物流、服务甚至平台治理体系,根本就无法形成电商生态。许多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带货屡屡翻车,根源就在于此。
第二,电商这件事关键还是看带货的效率。商家选择在哪个平台上做直播,关键还是看转化。抖音快手这样的内容化公司,和淘宝这样的购物场,天然是两回事。
人们上淘宝,看淘宝直播就是为了买东西,但是没有哪个人上抖音快手是为了买东西或者看广告。
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就像在旅游区里开店做生意,获取流量和时长不假,但作为观光客的用户进入景区,大部分只是为了观光而非购物,摆个摊做做买卖无伤大雅。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