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当新华书店、迪卡侬、手机店、药店都在饿了么上线的时候,新零售的新故事已经展开。这不仅意味着O2O外卖平台配送的品类扩充,也是B2C电商履约方式、履约时效的革新,决定了谁来配货、取货、送货,从跨城物流到同城即配。
此前,在电商在线对上海书城的采访中,福州路店店长赵锋提到,从前书店上线电商平台,线上下单的书是从特定的图书电商仓库发出,与线下门店关系不大。如今,每一家实体书店都通过饿了么有了自己的“线上商城”,并且这个“线上商城”将链入淘宝天猫。
也就是说,每一家线下店都“又开了一家店”,这个店面向更多消费者,由书店自己经营,负责产品上架、运营、以及最终的履约,接到线上订单后完成配货,交由骑手取货、配送。
同样的道理应用于所有的线下门店,当离用户最近的“货”有能力去满足需求时,结合当地的配送力量,就能完成即时履约。
这其实和天猫超市去年提出的在100个城市建立近端履约中心是同一套模型,而这一次是打穿了多个平台的供应,并一步整合到了手淘的核心区域,实现了跨越式升级。
本地生活O2O的概念,是以人为原点,用半径3公里内的商品和服务去匹配消费者需求。再看B2C电商,同样以人为原点,半径却是全球,在这个半径内商品经过层层物流,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手中。
同样的商品可能就在离消费者最近的3公里内,但传统B2C却需要从货仓源头来满足消费者。如何既保留B2C大而全的品类优势,又让O2O的“快”进一步满足消费者。
B2CxO2O的优势其实早在“1919酒类直供”平台有所体现:在线上,1919开设天猫旗舰店;在线下,近2000家门店近距离地服务着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在天猫下单,并经由附近的门店完成“小时达”的履约,最高效地买到商品。
在线上多开N家店
“小时达”背后的大网,实则正在推动这个远近交错的融合。可以预见,这一新模型,将极大加速电商向本地生活的渗透。对品牌商和零售商来说,商业机会也将面临重构。
传统的销售链路中,品牌商把货一层层地铺到各个区域的经销商、代理商。商品被分散在了各地商超的仓库、小店的货架。货铺下去很快,却很难及时地拿到线下销售反馈,品牌商只能凭借经验去为线上线下配货。
下游的商超零售商们,守着门店,服务附近人群,很难触及到外部流量。直到外卖平台接入,小店、便利店才多了一个线上渠道。
但目前来看,外卖平台很难成为超级APP。餐饮属性的烙印下,外卖平台始终缺乏“购物”心智,也没有满足消费者深度逛街需求的能力,而淘宝天猫恰好是一个“购物的场”。
马云曾经提到,每天晚上大约有1700万人逛淘宝,但是他们什么也不买,纯粹是瞎逛。所以,平台不仅仅是用来购物的,更重要的是让用户体验到趣味、分享、交流等。
一些即时性的消费需求往往最容易在逛的场景中产生,也常常在晚上购物不便的时候产生,“小时达”把附近的商家从“饿了么的外卖场”带到了“淘宝天猫的购物场”。消费者可以在“逛”的过程中,直接完成即时购物的需求,甚至都不用退出当下的APP。
从上线饿了么、淘鲜达,到被融合进手机淘宝的搜索结果,将带来什么价值?
简单来看,一款商品在外卖平台的呈现,多为简单的产品名称和图片,商品的视频、详细信息并不能够完整呈现,而淘宝天猫端的联通则意味着更详细的产品信息披露、品牌的全面展示。加上小时达的配送能力,给了消费者一个更加全面的一站式消费决策路径:快速决策之后,可以被快速地满足。
这样的链路之下,商家不需要去完成多端的门店和产品运营,不意味需要去对所有商品进行更深度的维护和信息补充,基于阿里底层的小程序打通,能够实现在饿了么、支付宝和淘宝天猫的“一店多开”。
我们不妨以优衣库作为一个假设,其在中国市场有超过700家门店,如果每家门店都能接入这个快速履约体系,那么对于优衣库而言,意味着新开了700多家线上店。这些“店”,不仅能最快地满足附近的消费者,实现如同逛商超一般即买即穿。
同样带来的,是店内物流成本的降低。货物将不用中转,发给消费者的永远是离他最近的那个商品。从运营角度来看,每一件商品都在同一套系统中“即插即用”。
一场“即买即得”的角逐已经展开,竞赛的队伍里有阿里、京东、美团等巨头。让更近的货更多,让更多的货更近,阿里扇动了“小时达”这枚蝴蝶翅膀,未来电商体验以及品牌渠道布局将如何重构,新的剧集正要开场。
来源: 电商在线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