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直播带货成了品牌的销售捷径,但却不是品牌塑造的捷径
看起来,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品牌产品的销售捷径。
以李斌为例,在5月17日的40分钟直播期间,蔚来汽车共收获320张订单,5288个试驾预约,销售额为1.28亿元。
而扬言直播不为卖货的董明珠,在抖音、快手、京东的三场直播成交总金额约为10.64亿元。三场直播平均每场带货超过3.5亿元,比董明珠线上店2019年全年格力电器销售额(3.5亿元)还要略高。
但直播真的能成为品牌塑造的捷径吗?恐怕未必,原因有三:
1、直播能带来知名度,却未必带来美誉度和忠诚度
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是品牌塑造的核心。
品牌企业通过专场直播,虽然可以借助直播的流量红利,制造热点(卖得好卖不好都有吐槽点),提升品牌知名度,但美誉度和忠诚度并不能保证。
以美的邀请“万能的大熊”直播为例,本意是借助后者流量提升直播热度,结果反而因为对方的负面新闻,连带很多网友纷纷表示要“拉黑美的”,这对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都有所伤害。
2、低单价高折扣的直播模式,可能会毁了品牌的定价权
在直播带货模式中,最关键的是低单价和高折扣。
所谓顶级带货网红强大的带货能力,本质上都是建立在对商品的“定价权”上——即全网最低价。并且带货主播的咖位越大,对此便越在乎,因为这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而品牌最关键的恰恰也在于此。
透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这些表层的东西,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是因为占领了用户心智,并且因此获得定价权。即品牌商品价格既包括产品价值,还要包括品牌价值。
由于同类产品价值区别并不会太大,但品牌价值却随品牌而变,品牌定价权也由此而生。这就是为何LV包包、苹果手机卖那么贵也有人买单。
但品牌做直播,如果不能在价格上妥协,则卖不出货。
若在价格上妥协,实际上等于交出了自己的定价权。
董明珠为什么在抖音上翻车,为什么在快手上翻身。除了平台带货能力有别之外,还因为董明珠在抖音直播卖的货没有价格优势。而在快手直播时,有快手补贴价,卖货战绩才大大飙升。
此外,一般大牌品牌产品都有一套完善的价格体系,牵扯到各方利益,也容不得因为直播随意打破。
3、全民直播带货,会让品牌形象模糊化
品牌的最终目的是占领用户心智,它的每一次出场都是为了加深自身个性和用户记忆,以塑造品牌个性和差异化。
因此每次品牌发布会、产品展示、签约代言人,甚至投放广告平台都很有讲究。
但在全民直播带货时代,素人、网红、明星、企业高管、媒介人士、甚至地方官员等大量涌进直播间,直播场景也非常多变,这给品牌维护形象带来挑战,容易造成用户认知偏差,并加大品牌形象翻车的几率。
之前LV在小红书进行新品直播,虽然在70分钟内收获了1.5万人围观,但其间却遭到网友群嘲。很多消费者认为“大牌卖出了地摊货的感觉”,原因就是产品展示、直播环境等太LOW,有失LV的高端品牌形象。
03
后直播带品牌时代,品牌塑造要避开哪些坑?
虽然直播并非塑造品牌的捷径,但已尝到直播带货甜头的品牌商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比如董明珠在快手直播带货3.14亿后就表示,格力要将直播带货持续做下去。
那么在后直播带品牌中,坚持做直播的品牌商要避开哪些坑呢?“螳螂财经”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加强负面管控。
由于直播是实时互动,并且往往极具爆发力,因此品牌一旦在直播中翻车,造成的影响很难消除。
在直播这个新型“人货场”中,品牌商从选直播平台、主播、商品、以及直播间环境、样品展示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负面管控。
比如美的在选主播上翻了车;
LV直播因为直播间翻车;
罗永浩抖音直播首秀时在产品和直播过程都翻了车,直播中推荐的爆款小龙虾,很多网友收到的是过期产品;最离谱的是直播“极米”时口误说成竞品品牌“坚果”,极米CEO当时估计想骂人的心都有。
其次,避免品牌同质化。
直播带品牌的兴起,一方面各路主播纷纷从品牌代言人中抢夺了不少注意力,另一方面主播并不能取代品牌代言人的角色,两者都会造成用户注意力分散。
再加上主播同质化的销售话语体系,很容易让各个品牌之间的差异化慢慢消融。
以李佳琦为例,今天是雅诗兰黛、美宝莲,明天可能是兰蔻、迪奥,甚至在同一场直播中同时带好几个品牌都很正常,而对不同品牌产品除了各自特点之外,恐怕留在用户心中的就是“oh my god,买它买它”。
因此,如何在直播中保持品牌的个性和差异性,则是品牌塑造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重点。
总的来看,当下直播为品牌带货已经来到了拐点,但是直播成为品牌塑造的拐点还远未到来。
(来源:螳螂财经 陈小江)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带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