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疫情是一只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但它在搅动行业的同时也为一些细分领域带来了机会——“无接触经济”正是其中受益的一方。
由于疫情的防控需求,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正常市场的交易需求却仍然存在,因此如何通过“无人化”的方式为餐饮、零售等线下商业完成日常经营就催生了“无接触经济”这么一个新风口。
不过,正如以往所有的风口一样,有风起之时必有风定之际。只是对于“无接触经济”来说,风定得可能还要更早一些:早在2017年,被归在“无接触经济”下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等垂直领域,就已经火过了一波。
更关键的是,在这个风口之下成长起来的创业项目们也已经历过一次轰轰烈烈、大浪淘沙式的洗牌了。资本涌入后野蛮生长,但模式和产品没有经受住市场考验,进而资金断链,轰然倒下,卖身的卖身,倒闭的倒闭,目前存活下来的幸存者寥寥。
在部分从业人士看来,这次的疫情或许能成为一个转折点:公共卫生方面的大事件对外界市场环境以及终端用户消费心理必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仅有疫情的影响足够改变线下商业市场中“无接触经济”的基本面吗?
1、“无接触经济”中,谁在活跃?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恐怕先得厘清一个概念:在“无接触商业”这个以场景定义的模糊概念下,究竟包括了哪些领域及产品。
目前公认属于“无接触商业”的领域及产品包括了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无接触取餐柜和快递柜,也包括了无人配送的机器人。
可以看到,这里面所涵盖的细分领域大多并不是在这次疫情中才兴起的:无人零售便利店、无人货架,在2017年就已经作为“网红”成为过创业风口了,在其中倒下的创业公司也不计其数。
2016年,无人零售商超Amazon Go出现后,国内迅速崛起了一批跟随者。与此同时,在技术实现上更为简单、仅仅凭借一个小程序就能上线的无人货架,也借着这阵风铺进了大量的写字楼。这波浪潮中较为知名的创业公司就有缤果盒子、猩便利、果小美几家。
2017年曾经有媒体统计,2年内无人货架行业至少有50多家创业公司涌入这片蓝海,十几家头部玩家的融资总额就已经超过30亿人民币,所倚靠的投资机构不乏经纬中国、IDG创投、蓝驰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阿里、腾讯等巨头也相继入局。
但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后,这个一度炙手可热的赛道就迅速进入了洗牌期:2017年下半年,果小美与番茄便利合并,次年即传出了裁员撤柜的消息;2018年上半年,猩便利有员工爆料称公司遭遇资金链危机,将撤出三四线城市(但公司对此予以否认);此外,每日优鲜便利购旗下无人货架也被曝出大规模裁员,以及多个城市撤点的新闻。2019年,缤果盒子等曾经的明星企业进入大众视野,也基本上都是因为欠薪、裁员之类的员工纠纷事件。
而行业内仍在做无人零售、无人货架且存活下来了的,大多是采取了较为迂回的解决方案,背后也大多有行业巨头做支撑,比如说便利蜂。
便利蜂在上线之初的确是乘着无人便利店的概念东风,但从实际的解决方案来说,“无人”仅仅体现在最终的结账环节上,店内仍旧有人值守,改革方案并没有不少创业公司那么激进。
同时,便利蜂所上线的无人货架整体来说是服务于便利蜂零售网络的网点构建的,与单纯的无人零售货架创业底层逻辑并不完全一致,也并不能被视为一个纯粹的无人货架成功案例。
可以说无人零售这几年基本上从潮起到潮落,鲜有幸存者。
而相较短短两三年内已经完成了大浪淘沙的无人货架,无接触取餐柜和快递柜的发展集中化特色要更高一些:无论是取餐柜还是快递柜,最终在面向消费者的终端,基本上都是行业巨头在主导。
在快递柜一侧,智能快递柜目前的头部企业速递易、丰巢、富友收件宝、中邮智能柜等,都与行业巨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速递易背后的投资方包括了中国邮政集团、菜鸟网络和复星集团,并且已经在2017年改名为了中邮快递易,并整合了中国邮政旗下的中邮智能柜;
丰巢本身背靠顺丰,且从天使轮开始,投资人中就同时有中通、韵达、申通等其他几家快递巨头的身影,是多家行业巨头共同支持的联合体;
富友收件宝背后是以金融业务起家的富有集团,旗下有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跨境支付、商业保理、保险经纪等多个业务,业务矩阵庞大。
不难看出,在行业巨头的业务版图中,智能快递柜扮演的是一个服务主营业务的支持方的角色:对中国邮政、顺丰等快递行业的龙头而言,是一个优化用户服务体验,提升配送效率,以及后期自动化揽件的入口;对于富友这样以支付业务为核心的企业而言,则是一个触达电商消费者的流量入口。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行业格局,核心还是因为智能快递柜一直都存在着前期投入高而又变现困难的问题。
目前智能快递柜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几种:面向B端广告主的广告收入、派件业务收入,以及面向C端消费者的超期取件服务费。
但在这几项收入来源中,B端广告收入受到网点数量、流量的限制,前期较难实现大规模盈利;C端仍然存在教育消费者的需求,短期内都较难有直接变现的可能,消费者也会主动规避超期取件服务费,本身并非一个真正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派件业务收入虽不多,却是其中唯一较为稳健的收入来源,这样的情况下智能快递柜运营方与快递企业的密切关系也不难理解了。
无接触取餐柜的发展路径看起来也是类似的。目前,在无接触取餐柜领域中最为活跃的是美团、饿了么这样的外卖平台方。疫情期间,美团外卖在全国分批投放1000台外卖智能取餐柜;饿了么物流部负责人吴雪炜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将在上海投入1000个智能取餐柜,在全国投入3000个。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无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