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生鲜电商寄予厚望。甚至有人认为生鲜电商将是本次疫情当中受益最大的新兴行业。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里,不止一次看到了这种论断。
当然,游戏、视频行业在疫情当中的表现也不错,然而它们的规模本来就很大了,消费者习惯已经养成了。生鲜电商直到2019年底还是不温不火的状态,所以很多人觉得:这次它终于要崛起了。
昨天有人兴奋地跟我说,据说某综合性电商平台(名字我就隐去了)在2月的生鲜类GMV同比上升了几倍,或许电商行业会因祸得福呢。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不可能,想多了。
因为生鲜电商的规模实在太小了,小到就算增长几十倍也不太可能拉动电商行业,更不要说拉动整个互联网行业了。
在跟几位电商行业的资深朋友交流之后,我们的共同结论是:2019年,全国零售生鲜电商的GMV(不含线下门店)约在2000亿~3000亿之间,约占全国电商GMV的2%~3%。注意,上面指的是严格意义的零售生鲜电商,不包括餐饮外卖等广义的O2O服务。
生鲜电商行业的规模很小,而且非常零碎。我们估计2019年每日优鲜的GMV可能有200亿元;盒马鲜生的GMV与此相仿,不过它有40%左右的GMV来自线下门店。天猫、京东等综合性电商平台的生鲜分类,可能各自也有几十亿到上百亿的GMV。
总而言之,鉴于生鲜电商行业的基数太小、分布太零碎,就算它的规模在本次疫情之前真的翻了好几倍,那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对于电商行业来说,一个狭小垂直行业无法拉动整体;对于互联网行业乃至整个经济体而言,促进意义就更有限了。
疫情爆发前夕,菜市场的牛肉摊位
为什么生鲜电商的基数这么小呢?为什么在本次疫情之前,它始终不是市场主流,投资者也对其半信半疑呢?
首先,从用户的角度看,没有特别充足的理由去依赖生鲜电商。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菜市场、生鲜超市、社区蔬果店的分布都是比较密集的。虽然人们都很懒,但是人们总不能一天到晚就出门。对于比较闲的中老年人来说,每天出门逛早市是完全做得到的;对于不太闲的青壮年人来说,周末去采购一次填满冰箱也是做得到的。
强调一下:生鲜电商确实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但是提升幅度有限。消费者总不可能一天到晚不出门(想想在疫情中八九天不出门的你自己吧),也不可能永远不经过任何菜市场或社区店。对二线以下城市居民来说尤其是如此:这些地方的人更闲一点,而且生鲜市场的密度更高。
当然,一线城市的996白领可能确实完全没有时间在线下买生鲜,但是这种人也不太可能有时间做饭。对于他们来说,餐饮外卖、速冻食品甚至方便面是更加科学的选择;公司食堂也是。
其次,从平台的角度看,生鲜电商的可复制性和规模效应太低;严格的说,它不是一种“互联网行业”。在两个不同的城市做生鲜电商,完全就是两种打法;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也是两种打法;甚至在同一个区域的不同街道,打法又不一样了。这就是生鲜电商市场极端分散、大部分平台无法做到盈亏平衡的根本原因。
不像网络游戏,你开设几个服务器就可以服务全国的玩家;不像一般零售电商,一个品牌、一件商品可以发往全国;不像视频平台,内容传播的成本近乎于零。这更像是传统社区生意与互联网传播模式的部分融合,而且融合的速度极慢。
话说回来,如果生鲜电商真的是一门互联网生意,那么强大的、经验丰富的阿里和京东大概早就把它拿下来了;腾讯、百度、字节跳动扶持的新玩家也早就把边角余料吃完了。现在大家之所以还能讨论“谁会是生鲜电商行业的胜出者”,恰恰是因为无人知道中国的生鲜电商行业的“能走通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
或许有很多种。或许一种都没有。
总而言之,依靠生鲜电商去拉动电商行业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是不可能的。生鲜电商连任何一家电商上市公司的GMV都拉不起来,哪怕同比增长能达到几倍、几十倍。
在疫情结束之后,如果上述的两个大问题——用户习惯和规模效应,仍然无法得到解决,那么疫情给生鲜电商带来的助推作用必然是昙花一现的。这个行业仍然要痛苦而执着地寻找真正“走得通”的商业模式。
或许会有那么一两家巨头加快了崛起速度;一切皆有可能。不过我们不能在这种微小的可能性上面下赌注。
(来源: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 裴培)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生鲜电商 |